分享

心理学:大脑完全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这一神奇动作立马不想了

 中外比上 2025-03-14 发布于广东

2025-03-10 16:51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Ding

曾经一位来访者痛苦地对我说:我感觉我失控了!我好怕!

大脑完全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即便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内心早已暗潮涌动!

每时每刻都在想,是不是会失业?孩子考不进好的大学怎么办?爱人最近一直晚回家

会不会有什么猫腻?老板到底是怎么看待我的?说好的让我升职,怎么就没下文了?

万物皆可焦虑,完全停不下来,甚至连睡觉都不放过?我到底该怎么办?

我也知道让我快乐的秘诀就是停止胡思乱想,但我做不到啊?谁来救救我?

友:

你是否也有一样的困惑?

如果你之前看过的所有方法都解决不了胡思乱想的问题,

那么这一篇,只需要你去买根橡皮筋,并且将它带在手腕上,最后做一个动作,

也许你的千古难题就能解决。看懂这一篇,终身受益!

心理学研究显示,92%的成年人存在"侵入性思维",其中38%发展为病态焦虑。

面对这种现代精神顽疾,行为主义心理学给出的解药暗合"以毒攻毒"的千年智慧。

心理学:厌恶疗法,一根橡皮筋,终结胡思乱想,内耗消失!

在解释具体实操方法之前,请允许我先结合心理学将原理解释清楚,

当你明白了行为背后的本质,你的行动更容易出效果。

当然,你也可以分享给其他有此困惑的朋友。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刺激-反应-强化”的结果。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有个朋友,30几岁,减肥中!

外部刺激:

他最近真受刺激了!公司体检,报告一出,他天都塌了,不仅体重严重超标,

而且身体各项指标都不好,他很着急!就在此时,他们公司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

合影,看到同事们身材都挺好,他自卑了!这些都是外部刺激因素。

内部刺激:

朋友自己也意识到健康问题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他希望能够拥有更好的身体状态来应对工作压力,并且他也渴望在形象上有所提升,

增强自信心。这是内部刺激

反应:

朋友因为受到了一连串的外部和内部刺激之后,就针对性的做出了一些反应,

他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增加了运动量。

强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朋友的体重开始下降,身体指标也有所改善,

体检复查时发现各项指标也明显好转。同事们注意到了他的变化,纷纷称赞他的毅力和自律,

这让朋友感到非常开心,工作时也更有自信和动力。

周围人的鼓励也强化了他要减肥,保持良好状态的信心。

在这个事件中,朋友在各种内外部刺激下,做出了调整饮食,作息等减肥反应,

经过努力,体重下降,指标转好,朋友夸赞等等强化因素,不断巩固和加强了他的减肥行为,

符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刺激 - 反应 - 强化” 理论。

这就是完整的循环,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刺激-反应-强化”的结果。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让大脑关停,也符合这个结论。

说穿了,我们的大脑就是个懒虫,喜欢走老路,如无必要,绝不创新。

而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厌恶疗法相当于在路上突然撒钉子,让大脑不得不绕道开辟新路线。

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曾说:“给我一个婴儿,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人”。

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经典条件反射。

该理论认为,

通过将某种不良行为与一种能引起人厌恶或痛苦的刺激(厌恶刺激)进行反复结合,

使得原本令人愉悦或中性的行为与厌恶、痛苦的体验建立起条件反射联系,

从而让患者在想要做出该不良行为时,会产生厌恶、不适等负面感受,

进而减少或消除这种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的目的。

直白点说:

你的不良行为是胡思乱想,把这个行为和让你不舒服的痛苦感觉绑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

因为你不想要这种痛苦的感觉,所以与此对应的行为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在心理学上,厌恶疗法被普遍使用,心理咨询师建议: 在手腕戴彩色橡皮筋

每次陷入焦虑或者胡思乱想时立即弹击(力度以微痛为限) 同时默念“停!现在安全”。

实测结果:

第1周:每天弹200+次

第4周:降至每天30次

3个月后:焦虑发作减少90%

刚提到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曾提出:"所有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

厌恶疗法通过建立"负面联想-行为消退"的神经回路,用橡皮筋弹手腕等温和刺激,

在胡思乱想出现时立即触发不适感。

加州大学实验显示,持续8周训练可使强迫性思维减少67%。

我们古人读书犯困时悬梁刺股,本质也是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给大脑安装“紧急刹车”——用可控的痛苦,阻止失控的精神内耗。

就像《黄帝内经》所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截断思维洪流,再重建心灵秩序。

友:

橡皮筋准备起来,用厌恶疗法,打破思维的恶性循环,让杂乱无章的思绪归位。

愿你早日感受平静的力量!

(我的栏目里有多篇关于解决胡思乱想的解决方法,如有需要,可自行查阅)。

惟愿安好!

作者:Ding心理

心理剖析 洞见本质 放下焦虑 感受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