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幅瓷画里的“洪宪元年”

 东江 2025-03-15 发布于广东

我的朋友李大哥家里客厅的墙上,挂着四幅镶着木框的瓷画。所谓瓷画,就是在瓷板上绘画后进行烧制,这样不容易变形、变色,可以长久保存。四幅瓷画都是山水画,内容接近,上方空白处都题有两句诗,从左到右分别为“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尘襟”、“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萧瑟天气凉”、“墟烟寂历归村路,山色苍茫酿雪天”,从诗的内容才看出写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每幅瓷画都有时间落款“洪宪元年制”。

“洪宪元年”,即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这是一个十分“短命”的年号,仅仅存在了83天。民国四年(1915)12月,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宣布次年改元“洪宪”。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但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3月23日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正式颁令废止洪宪年号吊销帝制。两个多月后,他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袁世凯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代枭雄,在逼迫清廷退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错误地估判了形势,复辟帝制,倒行逆施,导致背负了后世的骂名。

李大哥年纪60多岁,我问他这几幅瓷画是什么时候的,他说也不清楚,不过已经挂了很久了。我不会辨别古董的真假,不过,我觉得这几幅瓷画画作比较粗糙,价值不是很高,而且1916年距今只有110年,年代并不久远,又不是名人作品,没有作假的必要。因此大可假定这几幅瓷画是真品。我感兴趣的是,“洪宪”这个年号仅仅存在了83天,“洪宪元年”这个纪年也仅仅存在了83天,都无法完整地代表这一年,而这几幅瓷画刚好是这83天内出产的,记录下了这个短暂的年号,同时也记录下了一段历史,我觉得这才是这几幅瓷画的价值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