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南沙六榕街,苏东坡手书“六榕”石匾的由来

 东江 2025-03-16 发布于广东
两年前,我通过朋友圈和网上搜索,得知在广州南沙大岗镇岭东村有一块苏东坡手书的“六榕”石匾。我很好奇,苏东坡并没有来过南沙,为什么会有他手书的石匾?(参见本号2023年4月13日文章《苏东坡手书的“六榕”石匾,为什么会出现在广州南沙?》)作为一位东坡文化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探个究竟。近日,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岭南大讲堂”讲座,因为大学同学“李大脚”在南沙定居,所以趁此机会前往南沙,访友兼寻访这块“六榕”石匾。感谢大脚同学,专门开车陪同游览,因为岭东村地处乡镇,不是自驾不方便前往。
导航来到岭东村六榕街街口,有两座挨在一起的小庙,在康公庙里有两位大姐,我向她们打听这块石匾的位置,她们指着里面说走不远就是。果然往里面走不远,在路边一个小山坡上,就看到了这块石匾,它位于两棵大榕树的中间,前面是一尊土地伯公神像。此前在朋友圈看到这块石匾是放在墙边的,现在被加了个底座固定在山坡边。石匾上刻着“六榕”两个大字,左边落款“眉山轼书”,并有“东坡居士”印章。因为在上一篇文章有网友留言说这块石匾的年代并不久远,经专家考证没什么文物价值,所以我特意仔细察看它的刻痕和磨损程度,感觉它还是有一定年代的。
看完石匾下来,才发现在路边树立了一块牌子,上面介绍了这块石匾的来历。原来,这块石匾是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前后,村里的几位乡绅见冯氏宗祠前临水之处,有六株大榕树浓荫蔽日,且有两株的根须相互缠绕,于渠水上形成一条小桥,十分雅致,于是商议将此榕荫之地改建为小公园。为了点缀园林,派人前往广州六榕寺,把藏嵌于殿堂廊壁上的苏轼题“六榕”石刻拓印下来,并请五华打石名匠刻成石匾。后因时局不稳,乡绅对建园无暇顾及,仅留下这块石匾。
原来这就是苏东坡手书的“六榕”石刻会出现在南沙的原因。尽管南沙的“六榕”跟苏东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通过六株榕树将苏东坡和南沙联系在一起了,这也反映了苏东坡在大众心里的崇高地位。1946年距今已有80年历史,尽管这块石匾不是六榕寺的原件,但对于南沙六榕街来说,也是一件难得的纪念物品,值得珍视。
南沙“六榕”石匾
石匾位于两株大榕树之间
前面有一尊土地伯公神像
街口的两座小庙
村里两座老祠堂
古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