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台湾同行合影 大家都知道大学语文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学语文曾经中断了三十年。指的是1949年(或1952年)后,大陆高校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匡亚明和徐中玉的联合呼吁下,才陆续重开了这门课。 但是,假如我们从“两岸三地一个中国”的立场出发,就知道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由于日本侵占台湾后强制推行奴化教育达半个世纪之久,很多人已经不会说中国话,所以推广国语便成为当务之急。1946年4月2日中国政府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由魏建功出任主任委员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47年魏建功发表《台湾大学一年级国语课程旨趣》,这篇文章开列出一个国语教材编写的详细方案,指出“国语”与“国文”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这是台湾地区大学国文最早的一份宝贵资料。台湾大学的国文教材也随即开始编写,国文系主任许寿裳和教师们选编了《大学国语文选》和《大学国文选》两种教材。 1949年傅斯年赴台任台湾大学校长,他非常重视大学国文教育,认为要最有经验最热心的教师教这门课,他选聘了台静农、屈万里和毛子水等知名教授连续多年担任大学国文教师,又组织大学国文教师编写教材,明定大学国文的教学目的为:(1)使大一学生因能读古书,可以接受中国文化;(2)训练写作能力。并指定《孟子》和《史记》两本书为课本,另选宋代以前的诗为补充教材,并选印了《白话文示范》作为课外读物。 台湾师大等各高校也都重视大学国文课,此一时期,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的叶嘉莹,以及东海大学的徐复观、成功大学的苏雪林等人,都有教授大学国文课的经历。大学重视国文教学,还直接影响到台湾的联考(高考),1956年,台湾联考的作文题目是“论国文之重要”。 1957年,台湾“教育部”出版了《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颁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再次规定大学国文为共同必修课。但是这一制度于1995年被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宣告为“违宪”,自此大学国文课是否必修遂成为各大学自行决定的事情,有些学校仍然必修,也有的学校停开,更多的学校则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课。 大学国文究竟应该是怎样一门课?究竟是否应该必修?这个问题成为台湾同行苦苦思考的问题。在台湾“教育部”指导下,台湾各大学教学与研究单位相关教师与研究人员在联合大学举办“第一届大学本国语文(大一国文)课程定位定性学术研讨会”,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王金凌说:“尽管大学国文在知识地图上的位置很重要,却重要得像空气一样。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就不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只有在快没空气时,才会感觉到不能没有空气,不能没有大学国文。” 香港高校的大学国文课,早在香港回归之前就已有开设,并成为香港青年母语教育的重要一课。香港开埠以来很长时间里没有大学,1911年才成立香港大学。1912年设文科,中文为一年级普通选修科目。该校曾考虑由文学院开设“大一中文”供全校的学生修读,但碍于财政及其他因素并没有实行。直至九七回归后,才真正得到落实,1998年起,香港大学规定本科生必须修读大学中文指定课程,考试及格取得学分方能毕业。2012年起,更规定所有学院的本科生都必须修完6个学分的“实用中文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 1963年香港成立了第二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它由崇基、新亚和联合三所书院组合而成,并继承了这些书院重视国文教育的传统,不但有大一国文,甚至还有大二国文和大三国文。在港大和中大之后渐次成立的几所大学,也都很重视大学语文课。 香港同行还与内陆高校联合举办大学语文教育研讨会,积极参加内陆举办的相关会议,1982年4月19日至25日,中国内陆召开“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南京),香港中文大学杨锺基、蒋英豪两位教师携三篇论文前来参会,杨锺基的论文是《香港中文大学“大一国文”科教材检讨及小组导修简介》,蒋英豪的论文是《香港中文大学“大一国文”语文教材及习作检讨》。另有张双庆虽没来参会,但提交了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大一国文”科简介》。内陆同行对香港地区大学国文教育的了解也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其后,香港和内陆大学语文的交流,成为常态。 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杨锺基教授,1982年他前来内陆参加“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回去后第二年即完成了《大学国文科课程研究》书稿,这是中国百年大学语文最早的一部专著书稿。书中详细介绍了36种大学语文教材,其中包括1954年至1980年间港台高校教材19种,这正好填补了大陆内陆高校停开大学语文课期间的空白。这19种教材是: 1.黄华表《大学国文选》,珠海书院1954 2.钟鲁斋《大学国文》,钟冠球1955(注:原书如此) 3.佘雪曼《南洋大学基本国文》,香港友联出版社1956 4.新亚书院中文系编《大学国文选》,新亚书院中文系1963 5.钟应梅、何朋、邓仕梁、黄继持、徐芷仪《大学国文参考资料汇编》,崇基学院崇基书店1966 6.李曰刚《大学散文精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1969 7.常宗豪、邓仕梁《大学丛书·现代散文选读》,香港东亚书局1971 8.郭霖沅《大学文选析义》,东南印务出版社1972 9.《大学一年级国文教材》,崇基学院中文系1972(案:此乃供校内使用之手抄油印本) 10.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大学国文讲义》,香港中文大学1973 11.中国文化学院编《大学国文选》上下册,台北华冈出版部1974 12.国文教学研究会编《大学国文选》,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4 13.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大学国文》上下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5 14.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编《政治大学国文选》(增订本),正中书局1976(案:所见之版本为台湾增订本,此书初版当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5.崇基学院中文系编《大一国文教材》,1976(案:本书为手抄油印本) 16.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大一国文教材》,1977 17.《大一国文教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 18.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一国文教学小组编《大一国文教材补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 19.国语日报古今文选编辑室编《大学文选》,国语日报附设出版部1980 以上材料充分证明,从“一个中国”的立场看,大学语文是中国现代学制中百年不堕的一门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