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 颐和园里的城关 城关 城关一词的来历与古代中国城市防御体系和行政区划密切相关。望文生义的说城是城池的意思,关是关卡、关口。在古代,城池防御通常由城墙为主构成,城墙设有城门,城门内有瓮城,是城池内外交通咽喉和防御要塞。城关通常位于城门附近,是进出城池的必经之地。后来,一个地区的核心城池所在地称为城关镇,在明清时期,各县的治所在地的城池称为城关镇,城关还可以是城市收税的地方。 现在仍有地方沿用城关镇的名称,城关一词仍然被广泛使用某些地区的命名。比如我的家乡万安县的城关镇又称为芙蓉镇,百姓嘴里都是叫作城关镇,官方口中是芙蓉镇。 由此可见,城关一词的来历与城池发展有关,和城墙、城门等防御工事有关,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含义也逐渐扩展和丰富。 颐和园的城关 我去颐和园经常路过文昌阁,以为是个藏书楼,以为四库全书在这里藏有一套呢。最近看了颐和园更新的景点介绍,才知道原来文昌阁是颐和园里的一座城关。 我去过的公园也不算少了,但是园子里建城关的目前只看到颐和园了,圆明园就没有看到。所以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颐和园面积大、功能多,城关有助于划分不同区域,另外在清代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还可能兼有一定的观察与防御作用。 从现在的道路来看,颐和园里的大部分城关已经失去了它的防御关卡功能,可能是在颐和园修整时建设了大量的道路有关。 颐和园共有六座城关,分别是文昌阁、紫气东来、寅辉关、千峰彩翠、通云关,宿云檐、它们现在依然都在。 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昆明湖东岸,从新建宫门进入颐和园,是到达仁寿殿、万寿山景区必经之路,是六座城关中最大的一座,有一夫当关之雄伟。文昌阁始建于乾隆15年(1750年),南北向,城台为方形,南面城门洞上有石匾,匾上有“文昌阁”。初建为三层建筑,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重建为两层,中央为十字歇山顶双层阁楼,四角各有一座转角亭,内供铜铸文昌帝君、仙童、童特。目前不能登楼游览。 ![]() ![]() ![]() P3知春亭 紫气东来关 紫气东来关位于万寿山东麓山脚下,从颐和园东门进去往右,曾是通往谐趣园的必由之路。南北方向,两面城门洞上皆有石匾,南题“紫气东来”,北题“赤城霞起”,城楼为长方形歇山顶的两层楼阁。 ![]() ![]() ![]() 寅辉关 寅辉关位置在由谐趣园出来后通往北宫门的路上,建大一个小的山涧之上,东西向,万寿山后正中稍偏东的位置,是六座城关中唯一的水陆两用关。城楼较小,单檐歇山顶,两面城门洞上皆有石匾,东面题“寅辉”,西面题“挹爽”,又叫寅辉挹爽关,现在字迹不清楚了。寅辉城关与通云城关遥相呼应。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 ![]() ![]() ![]() 千峰彩翠关 这是第二难找一一座城关,在万寿山东侧,从谐趣园正对的山道沿山脊往智慧海方向,行至一半时,在左手边悬崖边。南北向,夹在万寿山南坡的陡峭山道中,南面城门洞上石匾题“千峰彩翠”,两侧城墙呈弧形,稍突出山体外,并与两侧山体平连,城楼为单檐歇山顶。乾隆年间始建,光绪19年重修。 ![]() ![]() ![]() ![]() 通云关 在后湖(苏州河北侧),南北向,夹在山梁豁口处,南面对着坡下的后湖,城门洞上石匾题“通云”,两侧城墙与山脊平,城楼是单檐歇山顶,是六座城关中最小的一座。最难找到,我是查导航才在后湖南岸看到了,好像现在不好过去近距离观看。 P15 通云关远眺 宿云檐 又称贝阙,在万寿山西麓山脚下,南北向,北面城门洞上嵌有“宿云檐”石匾,城台方形,两侧有上城马道,城台上是一座八角攒尖顶的双层楼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亭建筑,里面原本供奉银铸的圣武关羽像,也被英法联军掠走,改供关帝牌位。 P16 宿云檐城关(南) P17宿云檐城门(北) 颐和园全园导览图 城关专题游览攻略 如果想看到六座城关,又要看到颐和园的主要景点,下面是最省力而且少走回头路的路线: 新建宫门入园-昆明湖东岸看过铜牛、十七孔桥、南湖岛后向北,经第一座城关-文昌阁。 通过文昌阁城门向北靠右来到仁寿殿景区,参观仁寿殿景区后沿延年井右侧小道往往谐趣园方向前行,遇到第二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 通过紫气东来城关门向前,顺道参加谐趣园,听听庄子和鱼的对话。园里绕一圈出来,不上山,而是继续向北偏西前行,路过澹宁堂。再向西遇到第三座城关-寅辉城关,右手边就是苏州宫街以及后湖。 路过松堂,可参观苏州街,然后继续向西,到达绮望轩遗址下到后湖边上,远远可以看到通云城关。 继续回到大路向西下山,到达第五座城关-宿云檐。然后左转向南,参观石舫、长廊,在长廊中部可到达佛香阁景区,参观后如果后门开放,则从后门出来右转下山,否则需要从排云门出来,在东侧道路上山,经过写秋轩、重翠亭,到达千峰彩翠城关。 参观沿万寿山东麓下山,到达益寿堂,有个红色教育基地,往东下山是乐农轩。这两处是颐和园拍腊梅的地方。 下山偏向西走,来到景福阁,继续向山下偏西左来到乐寿堂,里面的玉兰过去是5元参观,现在免费的。继续参邀月门、宜芸馆,玉澜堂,水木自亲等景区。 这样下来,颐和园的主要景区都看到了。就差耕织图、西堤等少量景区没有去。体力好这样走也得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老年人就吃不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