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种开源智能体通信协议对比:MCP、ANP、Agora、agents.json、LMOS、AITP

 小张学AI 2025-03-18 发布于山东

MCP力图成为大模型与物理世界的「USB规范」,让Claude可以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任何工具链

ANP正在复刻HTTP协议的发展轨迹,试图用去中心化身份体系重写智能体网络的底层宪法

Agora则展现人类技术史上罕见的颠覆式野心——让AI自主发明通信规则,建立机器文明的“巴别塔修复工程”

......


本文为六大开源智能体通信协议的核心对比分析:
协议名称核心定位架构模式关键技术适用场景生态现状与优势
MCP
大模型工具接口标准化
客户端-服务器
- JSON-RPC 2.0框架
- 能力协商机制
- 本地双向流通信(HTTP+SSE)
- 企业知识库问答
- IDE编程助手对接代码库
- 办公助手集成邮件/日历
- Anthropic主导,生态初具规模
- 已有Claude、Zed等集成案例
ANP
去中心化智能体网络构建
P2P点对点
- W3C DID身份认证
- 元协议层动态协商
- 语义网数据交换
- 跨平台个人助手协作
- 物联网设备自治网络
- 安全敏感场景
- 国内团队开源先行
- 技术前瞻性强,支持动态修复
Agora
LLM驱动的自适应通信协议
元协议层动态适配
- 协议文档(PD)机制
- LLM生成通信代码
- 分层协议协商
- 多智能体研究实验
- 未知环境自组织协作
- AGI前瞻探索
- 牛津大学学术成果
- 概念验证阶段,生态以论文讨论为主
agents.json
Web服务Agent可访问性声明
声明式元数据
- 类robots.txt标准化
- HTTP端点描述
- 身份验证集成
- 网站AI代理友好接口
- 企业内部API目录
- 自动化服务发现
- 轻量易部署,兼容现有Web
- 草案阶段,潜在标配协议
LMOS
多智能体操作系统平台
云端集群+总线
- Agent描述格式标准化
- mDNS服务发现
- Kubernetes容器化
- 企业级客服集群管理
- 跨渠道自动化工作流
- 异构Agent统一调度
- Eclipse基金会孵化
- 整合LangChain等框架,企业级扩展性强
AITP
安全交互与交易协议
会话线程驱动
- 结构化对话线程
- 支付/合约能力模块
- 跨链身份验证
- 跨组织Agent交易
- 加密经济场景
- 供应链自动化协商
- NEAR基金会推动
- 集成区块链生态,商业落地潜力大

协议特性横向对比

  1. 架构差异

    • 中心化
      :MCP(C/S)、LMOS(星型集群)、AITP(会话中转)
    • 去中心化
      :ANP(P2P)、Agora(动态协商)
    • 辅助层
      :agents.json(Web元数据)
  2. 关键技术突破

    • 身份认证
      :ANP(DID) > MCP(OAuth) > AITP(链上验证)
    • 协议灵活性
      :Agora(LLM生成) > ANP(元协议) > MCP(固定RPC)
    • 商业闭环
      :AITP(支付模块) > LMOS(企业级管理) > agents.json(服务发现)
  3. 生态成熟度

    • 短期落地
      :MCP(大厂支持) > agents.json(低门槛) > AITP(NEAR推动)
    • 长期潜力
      :ANP(去中心化) > Agora(自适应) > LMOS(全栈整合)

未来趋势预测

  1. 协议融合
    :可能出现“ANP身份层 + MCP工具接口 + AITP交易层”的混合架构
  2. 场景分化
    • 企业应用
      :MCP/LMOS主导工具集成与集群管理
    • 消费级生态
      :ANP/agents.json推动去中心化服务网络
    • 前沿探索
      :Agora引领LLM自主通信范式
  3. 标准化竞争
    :W3C可能吸纳agents.json与ANP部分设计,形成WebAgents基础标准

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ONQIatEPjSux5VTbvyrqU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