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

 林老中医 2025-03-18 发布于河南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以下是皂荚的相关介绍: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别名

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性味归经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 祛痰止咳:皂荚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加,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从而发挥祛痰止咳的作用。

  • 开窍通闭:对痰涎壅盛、昏迷不醒等闭证有开窍醒神之效,通过催吐、祛痰等作用,使上壅之痰涎排出,以恢复神明之清窍。

  • 杀虫散结: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疥癣、肿毒等病症,能杀灭皮肤寄生虫,消散局部肿结。

用法用量

  • 内服:1 - 1.5g,多入丸、散用。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

  • 主要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疮肿、疥癣、肿毒等病症。其特殊功效在于祛痰作用较强,对于顽痰胶结于肺,导致的咳嗽气喘、咯痰不爽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使稠痰稀释而易于咳出。在治疗中风痰厥、昏迷不醒等病症时,可通过内服或鼻饲给药,促使痰液排出,以达到开窍醒神的目的。

常用方剂

  • 皂荚丸:由皂荚组成,主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方中皂荚涤痰去垢,以开壅塞,使肺气宣畅,则咳逆自平。

  • 通关散:由皂角、细辛各等分组成。具有通关开窍的功效,用于中风、中恶,牙关紧闭,不省人事。皂荚在方中与细辛相伍,共奏通关开窍之效,通过嗅鼻取嚏,促使昏迷患者苏醒。

配伍炮制

  • 配伍:与半夏、南星等配伍,可增强祛痰之力,用于治疗湿痰、寒痰证;与菖蒲、远志等配伍,能开窍醒神,治疗痰迷心窍所致的神昏、癫痫等病症;与苦参、蛇床子等配伍,可杀虫止痒,用于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

  • 炮制

    • 皂荚: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生品祛痰、开窍作用较强。

    • 炒皂荚:取净皂荚,切成小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放凉。炒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常用于消食化积、祛痰止咳。

副作用

  • 皂荚有小毒,内服剂量过大或误食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促、痉挛、昏迷等。

  • 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外用时如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泡等过敏或刺激反应。

  • 孕妇、体虚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以免引起流产或加重出血等不良反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