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不朽的晋魂 ——参观曲沃晋国博物馆

 三驾马车1966 2025-03-19 发布于河南

不朽的晋魂

——参观曲沃晋国博物馆

刘向军

走进山西曲沃晋国博物馆的大门,迎面是一组坐北向南的车马战阵出征的群雕石像。石像的中间是一位站立着的威风凛凛的晋侯,两边各有两匹拉车的战马,战马后面的战车上有护卫的侍从,战车两侧有手执弓弩、戈矛的勇士在冲锋,战车的最后面矗立着三面巨大的石旗,似乎正在迎风飘扬。在这组群雕的底座上赫然有两个大字:晋魂。

维护王权,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勇于进取,这就是晋魂的内核。这组群雕是晋魂的生动写照。

晋魂的精神源于3000多年前一个温情的故事。

西周初年,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去世后,他年幼的儿子周成王姬诵即位。一天,周成王和小弟弟姬虞玩耍的时候,他从地上捡起了一片梧桐叶削成了珪形送给弟弟,说:把这个封给你。旁边的史官立即记下了这件事,并要求周成王兑现承诺。周成王说:我只是做游戏罢了。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就把唐地分给了弟弟姬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

其实,在这个温情脉脉的游戏的背后,是周成王对弟弟的信任和重用。此前,唐国就发生过叛乱,因此周成王将亲弟弟姬虞封在唐地,表达了周王室维护中央集权、守卫疆土的坚定决心。

唐,学者普遍认为就是今天的翼城。翼城属于临汾盆地,南控运城盆地,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盐池,这是一块富足的兵家必争之地。晋魂的种子就埋在了这一块风水宝地里。

唐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姬燮继位,迁都于“晋水之旁”。这里所说的“晋水”,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就是翼城县旁边的浍河。从此,“晋国”的名称横空出世。

一晃300多年过去了,到了公元前679年,在晋国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曲沃代翼。被封在曲沃的晋昭侯的叔父桓叔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消灭了翼城的大宗,以小宗代大宗,以曲沃代翼城。而周天子最终也认可了这一事实,册封桓叔的孙子姬称为晋武公。

“曲沃代翼”是一场持续了67年的晋国内乱,它是新兴的力量对政治的诉求,它靠的是政治智慧,更靠的是军事实力与敢于挑战的勇气。

在晋武功之后,他的儿子晋献公姬诡诸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是在晋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靠着自己的魄力与能力开疆拓土,提升了晋国的实力与地位。比如,他南下以“假虞伐虢”之计灭掉虢国,就是他政治生涯中精彩的一笔。同时,他为了防止“曲沃代翼”事件的重演,以铁腕手段尽杀同性公族,重用异性卿族。他的这一策略虽然为200多年后“三家分晋”埋下了隐患,但是这也使得晋国后世一代代大批异姓优秀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极大地丰富了晋魂的内涵,事实上奠定了晋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晋献公去世之后,几经波折,他那在海外流亡了19年的儿子重耳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虽然他在位仅8年就去世了,但是他却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巅峰时期晋国的国土南至河南,北至河北,东至山东,西至内蒙,达到45万平方公里。

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件造型别致、功能各异、工艺精湛的出土铜器,它们诉说着晋国曾有的辉煌,呈现出晋魂的大美。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规模巨大的车马坑。一辆辆战车森然排列,一匹匹战马俯首静卧,岁月让它们变成了化石,悄无声息。在车马坑的旁边,10多米深的地下,在三重棺椁里躺着晋国第七代国君晋献侯姬籍。或许,只要他一声令下,他身旁的那些战马就能闻令而起,奋鬣长嘶,拉起战车,冲锋陷阵。

公元前403年,随着周天子对韩、赵、魏三家诸侯的正式册封,兴盛了658年的晋国消亡了,从此晋国消失在了历史的深处。

但是晋国其实并没有消失。虽然晋国一分为三,可是韩国、赵国、魏国同时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家,它们延续着晋魂的精神,在轰轰烈烈的战国时代各自写下了惊天动地的璀璨篇章。后人感慨:如果晋国没有三分的话,统一中国的会不会是晋国而不是秦国呢?

而晋魂更没有消失。晋魂早已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深处,早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世人对晋魂的评价: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一部晋国史,半部《春秋》史。

君无戏言,这是诚实守信的晋魂;

马首是瞻,这是勇猛无畏的晋魂;

从善如流,这是谦虚包容的晋魂;

秦晋之好,这是和合共处的晋魂;

割股奉君,这是忠诚忘我的晋魂;

董狐之笔,这是刚正不阿的晋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继往开来的晋魂……

这就是晋国,这就是晋魂!

遥远的晋国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壮美的晋魂并没有尘封在博物馆里。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晋魂不朽,晋魂长生!

2025.3.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