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向皇帝上书的女人们(辽明篇)

 隋唐论丛 2025-03-19 发布于江苏

《辽史·列女传》:

耶律氏,太师适鲁之妹,小字常哥。幼爽秀,有成人风。及长,操行修洁,自誓不嫁。能诗文,不苟作。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

咸雍间,作文以述时政。其略曰:“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人主当任忠贤,人臣当去比周;则政化平,阴阳顺。欲怀远,则崇恩尚德;欲强国,则轻徭薄赋。四端五典为治教之本,六府三事生民之命。淫侈可以为戒,勤俭可以为师。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勿泥空门,崇饰土木;勿事边鄙,妄费金帛。满当思溢,安必虑危。刑罚当罪,则民劝善。不宝远物,则贤者至。建万世磐石之业,制诸部强横之心。欲率下,则先正身;欲治远,则始朝廷。”上称善。

上书原因:耶律常哥规劝皇帝亲贤臣而远小人。

结果:皇帝对此十分认可。


《辽史·后妃列传》:

天祚文妃萧氏,小字瑟瑟,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初,帝幸耶律挞葛第,见而悦之,匿宫中数月。皇太叔和鲁斡劝帝以礼选纳,三年冬,立为文妃。生蜀国公主、晋王敖卢斡,尤被宠幸。以柴册,加号承翼。善歌诗。女直乱作,日见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其词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又歌曰:“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天祚见而衔之。播迁以来,郡县所失几半,上颇有倦勤之意。诸皇子敖卢斡最贤,素有人望。元妃兄萧奉先深忌之,诬南军都统余睹谋立晋王,以妃与闻,赐死。

上书原因:耶律延禧喜欢打猎,疏远忠臣,萧瑟瑟作歌进行劝谏——虽然方式和上表不一样,但内容和目的还是一致的。

结果:耶律延禧听了很生气,后来萧瑟瑟被诬陷和儿子谋反,被赐死。


《全史宫词》:

《崇祯宫词注》载,苏州织造局,进女乐,帝颇惑之。田贵妃疏谏曰“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帝答批曰:“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并非朕始,卿何虑焉!”

上书原因:苏州进贡了一群美女,崇祯因此沉迷于女色,田贵妃上疏进行劝谏。

结果:崇祯对此十分生气,并为自己辩解说苏州进贡女乐不过是惯例。


除了这些向皇帝上疏的女子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朝代中,唐朝可以说是对才女最为重视也是最为宽容的朝代,唐朝历代的皇帝对于这些文采飞扬的女子从来都是不吝惜赏赐的。

唐高祖的薛婕妤是目前已知的唐朝第一位因文才出众而博得皇帝注意的嫔妃,唐太宗曾命她前去教导幼子晋王李治。李治登基为帝后,又封薛婕妤为河东郡夫人,但因为薛婕妤涉嫌参与上官仪废后一事,不仅河东郡夫人的封号被剥夺,还被送回唐高祖的别庙静安宫中幽禁起来。

而终唐朝一代,无论是后宫还是民间都是才女辈出。徐惠、上官婉儿、鲍君徽、宋氏五姐妹这些宫廷御用才女自是不用多说,唐玄宗、唐僖宗的后宫中也有不少极具才情的宫女,或是在红叶上题诗,或者是在将士的短袍中缝制自己的诗作,遂以成就了不少佳话。就连侯氏、杨敬小女这样的民间女子的文采也为皇帝所欣赏,并因此得到丰厚的赏赐。

当然了,也正因为上位者持有宽容与欣赏的态度,所以也不乏诸位才女借机邀宠拍马屁的事情发生

唐朝之前的韩兰英向宋孝武帝刘骏献《中兴赋》就是在以文采邀宠,从而被刘骏召进宫中。

永徽元年新罗的真德女王作《太平颂》,并将此诗织在锦上以奉承唐高宗,真德女王的弟弟法敏因此提拔为了正三品的太常卿。

武氏在感业寺修行时曾献《如意娘》给唐高宗,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意,武氏当上皇后后又制《外戚诫》,以逢迎唐高宗抑制外戚的政策。

司农少卿杨敬的小女儿在郭太皇太后特意给母亲升平公主立的奉慈寺里题了一首六韵诗,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赐衣。

所以古代虽然为了达到束缚女性的目的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实际上有才华的女子,她们的人生往往更加绚丽多彩。因为凭借出众的才情,这些女子很容易就得到良好的名声,而有心飞黄腾达者,更能借此博得上位者的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