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小李今年55岁,平时身体硬朗,唯一的“毛病”就是喜欢大鱼大肉,觉得“男人嘛,吃点油腻的才有劲儿”。 可最近,他总觉得胸口闷,尤其是爬楼梯、快走时,像被大石头压着。 去医院一查,医生告诉他:“你有冠心病。” 更让他不安的是,医生提到了“支架”。 “如果我吃药控制,不做支架行不行?”小李心里打鼓。 他听说他汀和阿司匹林可以稳定斑块,甚至有人说能“逆转”冠心病,那么他是不是可以不做手术,单靠吃药“扛”过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什么程度的冠心病需要支架?坚持吃他汀和阿司匹林,能不能逆转病情? 先说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装了支架,冠心病就算“治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内壁上“长”了脂肪斑块,导致管腔变窄,血流受阻。支架只是一个“撑开”血管的工具,它并不能根治冠心病。 就像你家水管堵了,支架的作用是“通一通”,但如果你继续往下水道倒油污,迟早还会堵上。 那是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要装支架呢?并不是! 支架的使用有严格的指征,一般只有以下几种情况,医生才会建议放支架: ✅急性心梗: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已经堵死,必须紧急开通血流,支架是最佳选择之一。 ✅严重狭窄(超过75%)且症状明显:比如活动时就胸闷、气短,甚至休息时也不舒服,这说明心肌供血严重不足,支架可以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有些患者吃药后,症状仍然控制不住,甚至反复心绞痛,这时候可能需要支架介入。 但如果狭窄程度较轻(比如50%以内)、没有明显症状,或者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病情,一般不需要装支架,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他汀:别怕,它是血管的“清道夫” 很多人一听到他汀,就害怕副作用,其实大可不必。 他汀类药物的核心作用,是降低“坏胆固醇”(LDL-C),稳定斑块,甚至有研究表明,它能让部分斑块缩小。 就像你家水管里已经有油垢了,他汀就像管道疏通剂,帮你减少新的油污沉积,还能稳住已有的“垃圾”,防止它掉下来堵住管道(也就是预防斑块破裂)。 但他汀不是“万能神药”,并不是说吃了就能让血管回到年轻时候的状态。 它的作用是“稳住病情,防止恶化”,如果你指望吃他汀就能彻底逆转冠心病,那就有点天真了。 医生一般会建议,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应该长期服用他汀,尤其是以下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的人(通常建议降到1.8mmol/L以下) 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梗、脑梗)的患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至于副作用,确实有一小部分人会出现肌肉酸痛、肝酶升高,但真正严重的不多。 如果你担心副作用,可以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调整剂量或换药。 ![]() 阿司匹林:血栓的“克星” 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管道里的防锈剂”,不让血小板在斑块上堆积,从而避免血管突然堵死。 但阿司匹林并不能清除斑块,也不能逆转冠心病,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心梗和脑梗,特别适合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哪些人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已经确诊冠心病(包括心梗、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 曾经发生过脑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人 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但如果你没有冠心病,只是想预防,医生一般不会推荐长期吃阿司匹林,因为它可能增加胃出血风险。 ![]() 1.运动:让血管更有弹性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让心脏供血更充足。推荐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但如果你已经有严重冠心病,运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避免运动过量诱发心绞痛。 2.饮食:别再“喂胖”你的血管 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全谷物。 特别推荐地中海饮食,即多吃鱼类、橄榄油、坚果、豆类,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保护血管健康。 ![]() 3.睡眠和情绪:别让压力“压垮”你的血管 长期压力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负担。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学会放松,避免长期焦虑,对保护心脏很重要。 冠心病管理=生活方式调整+规范用药+必要时介入治疗 吃他汀和阿司匹林,能稳定病情,但不能让血管“回春”;支架是救命工具,但不是治本之策。 真正能让你远离心梗的,是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 你的血管,还好吗?从今天开始,给它一点善待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