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的关键,在于持续强化AI难以复制的“人性维度”——创造力、共情力与批判性思维。 这是DeepSeek给出的提示。 众所周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迅猛发展,未来正以光速前来,这个世界正在一边分崩离析,一边刷新重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 毕竟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你,那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呢?离开谁都照常运转的是别人,对具体每个人而言,主观世界就是全部。 面对变化,无动于衷是错误的反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未雨绸缪才行。 人类本质的三大壁垒,是抵御AI侵蚀的核心。 AI会变得非常聪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人把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的知识“喂养”给了AI,没有人可以在脑子里藏这么多的信息,但AI可以。这个过程等于是“造神”。 当人工智能的知识量远超人类,“智力”也凌驾于人之上,那人类对于世界还有什么价值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相比AI,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DeepSeek看来,关键是三点:
“人机协作”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和职业的主流,你的职业、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赚取报酬的劳动或一个赚钱生意,你生产方式决定了你是谁,它们其实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的工作选择要注重创造性,要清楚自我的表达是什么。 DeepSeek眼中不会被AI替代的职业?对普通人来说,自媒体是好选择 人工智能(AI)必然会改变许多职业,但有5大领域因为对“人类独特性”的高度依赖性而不可能被AI完全取代。
总体来说,要想做到职业不被AI替代,主要还是要让自己进入行业的最顶级,这就像庄子那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就是应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AI无能为力的部分。 无形无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才称得上“妙”。对普通人来说,相比科学家、顶级设计师、画家等依赖天赋的职业,自媒体无疑是一个适宜的选择。它同样具备AI难以掌握的精髓、妙处,AI可以模仿风格,但AI做不到真诚,什么叫真诚?
我们在看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心有戚戚焉,这种发自内心的共鸣是人工智能无法创造的。 AI时代的大机遇:一个人就是一个IP,你自己就是一个公司,你的思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就是你的产品。 人工智能时代,潮流势不可挡。你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你独有的创造力、同理心、灵活性及复杂环境适应能力,这些才是难以被AI完全替代的部分。 在这个“屏”社会,人类要想对抗技术带来的智力弱化趋势,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类的独特优势。一个人就是一个IP,你自己就是一个公司,你的思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就是你的产品。这也是自媒体的价值所在。 而且自媒体有复利效应,时间越长效益越大。另外这种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也是生命的重要部分,意念汇成河,岂不是很有意义? 对普通人而言,对小公司老板来说,现在正是让自己杀入社交媒体领域的好时机,连雷军这样的人都在努力创建个人IP、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我也应该见贤思齐啊。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自媒体都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一种“正式职业”了。“世事的起伏本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掀起的巨浪一往直前,自然可以功成名就,而若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趋势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都需要顺势而为才行。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因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多走弯路殊为不智。 之所以写这个专栏(baidu搜“老方说”),也是想把自己十多年的经验分享出来,同时也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和提炼吧,数万小时的脑力劳动,应该让其产生更多的价值才对。 通过本专栏,你可以:
……让自己不断增值,最大的利己是利他,自媒体才是利他利己的最佳方式之一。 这个世界不缺聪明人,能够迅速反应、投机赚钱的人很多,但打一枪换一炮、赚快钱的方式有个最大的坏处,那就是养成急功近利的思维习惯,缺乏耐心,再也难以长期主义了,而长期主义才是成就最大化的必须。 做自媒体也是一样,找到一个平台迅速起号不难,但这样通常上限不高,如果你想长期做这个事,还是踏踏实实做下去才好。毕竟慢就是快,厚积才能薄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