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静则寿,形劳则康”——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心养与体养双管齐下,学会受益终生!

 雨林修养馆 2025-03-19 发布于天津

“心静则寿,形劳则康”,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生真谛,简单八个字,却道尽了健康长寿的核心法则。心静,才能养神,减少身心内耗;形劳,才能强身,增强生命活力。真正的养生,不只是调养身体,更在于修养心性,做到心养与体养双管齐下,身心合一,方能健康长寿,安享岁月静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养心,又养身?今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出五个养生要诀,助你身心并养,福寿绵长!

image.png

01

图片

心静则寿:宁静养心,福寿自来

养生口诀: “心安即是道,心静便是寿。”

【释义】:

心境安稳,身心健康。情绪波动大、烦恼过多、焦虑不安,都会消耗人的精气神,使身体机能受损,进而影响寿命。而心态平和、淡泊宁静的人,更容易养护五脏六腑,延缓衰老。

【老祖宗的智慧】:

  • 少思少虑,才能少病少灾。思虑过多,伤神伤气,过度的焦虑会影响肝胆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健康。

  • 遇事不钻牛角尖,方能长寿。凡事看开一点,放下执念,学会随遇而安,人生才能轻松自在。

  • 静坐养心,胜过千金补药。古人云:“一日不静,三日不安。”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安静地思考、冥想,能有效减少压力,提高免疫力。

📌 生活建议: 每天留出半小时安静时光,远离手机,听听古琴、看看书、做个深呼吸,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顺,气顺则百病不侵。


02

图片

形劳则康:适度运动,强身健体

养生口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释义】:

水流动才能不腐臭,门轴常转才能不被虫蛀,人的身体也是如此,适度运动才能保持机体健康,避免病痛缠身。

老祖宗的智慧】:

  • 懒惰不动,百病缠身;适度锻炼,身体自然强健。《黄帝内经》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见,适度运动,方能调和五脏

  • 不必剧烈运动,贵在持之以恒。古人讲究“动静结合”,像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才是最好的长寿之道。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简单的步行,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 生活建议: 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散步、拉伸、太极、瑜伽等,贵在坚持,不求剧烈,但求持久。


03

图片

饮食有节:养生先养胃,吃对才长寿

养生口诀: “三分饥和寒,百岁不觉难。”

释义】:

吃饭不过量,饮食不过杂,才是养生长寿之道。现代人暴饮暴食、无节制进补,反而伤了脾胃,导致百病丛生。

【老祖宗的智慧】:

  • 七分饱,三分饿,脾胃最安乐。吃得太撑,脾胃负担重,容易损伤消化功能,久而久之,肠胃问题丛生。

  • 饮食清淡,少盐少油。《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味过于咸,心气乃夺。”可见,过度调味,反而损伤五脏六腑

  • 顺应四季饮食,才是养生之道。春天宜养肝,多吃绿色蔬菜;夏天养心,适量喝些绿豆汤;秋天养肺,吃些白色食物如梨、百合;冬天补肾,适当进补黑芝麻、黑豆等温补食物。

📌 生活建议: 少食肥甘厚味,多吃新鲜蔬果,饭吃七分饱,肠胃才轻松。


04

图片

早睡早起:养足精气神,身体自然好

养生口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释义】

顺应自然作息,是养生的根本。《黄帝内经》早已指出:“人应四时而调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夜卧早起,才是长寿之道。

【老祖宗的智慧】:

  • 熬夜最伤身,睡眠才是最好的补药。晚睡会影响肝肾排毒,造成气血亏损,长期如此,疾病就找上门。

  • 晚上11点前入睡,才能真正养精蓄锐。**23:00-3:00是肝胆排毒的时间,熬夜等于损害肝胆功能。

  • 子时(23:00-1:00)睡眠最重要,这个时间入睡,身体才能真正得到修复。

📌 生活建议: 减少熬夜,早睡早起,养足阳气,才能神清气爽,身体倍棒!

结语:心静则寿,形劳则康,双管齐下,长寿安康!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告诉我们:心养与体养并行,才能真正健康长寿。

🌿 心静,减少焦虑,远离烦恼;
🍃 适量运动,强身健体,避免百病缠身;
🌾 饮食有节,脾胃安康,少病长寿;
☀️ 规律作息,睡得好,才能精神饱满。

📌 愿你学会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心安身健,长寿自在!

📢 你平时更注重养心,还是养身?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养生心得!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