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医案:经方重用白术,解决肥胖问题

 松下舞者 2025-03-20 发布于山西

名家医案”系列文章,一方面是为了让热爱中医的朋友,感受传统中医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为有一定基础的中医爱好者在临证时提供思路。

医案是中医临证的结晶,知常固然重要,而达变则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每周一、周三,我们会精心挑选出高质量的医案,逐句分析,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名医风采,于医案中的峰回路转中获得启迪。



近期关注热点的朋友们会看到国家卫健委提出“体重管理年”计划。怎么能瘦下来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减肥却不容易。除了控制饮食和多运动外,中医对减肥降脂有没有帮助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先明白你是怎么不知不觉间胖起来的。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随着体重一点点的增加,我们会越来越懒,可能吃的并不太多,体重却很难控制。下定决心运动一会之后就气喘吁吁,流了很多汗,心脏也开始不舒服。

过高的脂肪堆积对我们的身体有很重的负担,首当其冲就是心血管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内分泌代谢紊乱、血压、血脂异常等等一系列问题。《医林改错·气血合脉》中讲到肥胖的危害:“肥人血浊,脉道不利,多生瘀滞......或为胸痹,或为癥瘕”。胸痹指的就是冠心病,癥瘕是指由体内痰瘀形成的包块。有很多冠心病人体型都是肥胖的,或是四肢和面部不明显,但肚子上脂肪很厚。这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因为肥胖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是危害健康。

 

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压力太大了。这两者并不矛盾,可能是同时存在。古人是很少有人肥胖的,大多数百姓没有条件每天吃细粮和鱼肉。一般都是“贵人”,也就是达官显贵才会胖。《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意思就是吃了太多的肥甘厚味,导致痰湿内生。有的朋友会有疑问,我点外卖尽量避开肥肉,怎么也越吃越胖呢,那您得看看外卖里给你放了多少油,油脂特别多也属于肥甘。

另一方面就是过高的压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或是烦心事。叶天士认为:“肝木横逆,克伐脾土,中焦壅塞,痰瘀胶着,形胜而气衰”。可见压力对肝气的影响也会使人慢慢变胖。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肥胖,都绕不开脾虚痰湿这一基本病机。

可以自己照镜子看一看自己的舌头,是不是舌体胖大而且湿漉漉的,舌色淡白,舌苔白而润,晨起时舌头两边有一排齿痕。

五苓散首载于《伤寒论》,是治疗水湿内停的核心方剂,本为温阳化气,健脾利水。而来春茂老先生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方剂化裁,治疗肥胖症,效果非常好,其中白术用量与众不同,达到了六十克,克数变化间功效侧重也有所不同。

 

来老是著名老中医,行医七十余年,发表多篇医学期刊,并有《来春茂医话》等著作。在《长江医话》有一篇来老的文章,他曾经治疗一名兼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肥胖患者,当时体重为七十五千克,找到来老的时候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的指标都很高,而且有胸闷,气短,烦躁等症状。嘱其戒烟酒,适当运动。开方:猪苓、茯苓、泽泻各三十克,白术加倍为六十克,桂枝十八克。依据原方制成散剂,每次服用三到六克,早晚各服一次。四个月后复查体重减轻十斤,各项指标降低至正常范围,而且其余症状消失,觉得身体很轻快。

有减肥相关经历的朋友会知道减重十斤有多不容易,而且冠心病患者不适合剧烈运动,加大了减脂的难度。在没有用西药干预的情况下把血脂指标降至正常范围,可见五苓散降脂功不可没。

来老认为,肥胖患者与冠心病、高血脂之人,必然久病而致中土亏虚,也就是脾胃虚弱。我们的饮食吃到肚子里,需要脾胃来进行运化,若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就会生湿气,气机壅滞,湿聚成痰,流注于肌肤之间成为脂肪。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痰饮》中讲到:“脾土虚衰,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浸渍肌肉......身肿而肥”。在中医理念中是没有血脂这一说法的,但是“痰浊”与“血脂异常”的症状几近相同,并将其统一归为血浊与膏脂壅塞这一范畴。《丹溪心法·痰》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血分,则血浊不行”。这一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高血脂和冠脉硬化病理是非常相似的。


治疗上就要以健脾利湿化浊为主,来老主张肥胖患者应以健脾为先,重用白术往往收获捷效。《本草通玄》中记载:“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清气上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

 

人们对白术的刻板印象为健脾止泻,恐其药性温燥,使大便难出而不敢重用,殊不知体内有湿邪为患,重用白术可生脾之清气,降中焦浊痰。《本草求真》云:“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湿燥则脾实,脾缓则津生”。湿去脾自健,所以名曰补脾,脾健则津液自生,所以大便不干。若因不敢用药而致病情迁延实在可惜。

五苓散方中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一者能调畅血脉,使心之脉络通畅,二者配合茯苓利水渗湿,使湿邪随小便而去。泽泻尤擅行水,而且能化浊降脂,其与猪苓、茯苓皆为淡渗之品,但却没有重复用药的弊端。《本草思辨录》载:“猪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泽泻利肾水”。三药并投,有一气输泻之妙。肥胖患者服之脾胃得以健运,湿浊得以渗利,所以能短期内减重,并且血脂指标恢复正常。但要注意的是本方并不适合湿热为患,形体壮实、舌红苔黄腻之肥胖,服之恐其助热。

 

《类经·疾病类》云:“肥者,肉胜血少,气滞痰凝......百病由生”,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控制体重。尽量少吃油腻的外卖,心情不好时做做运动,抽时间出去走一走。控制体重,无关美丑,健康快乐就好,与外在形象相比,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和对生活的热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