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种让记叙文主题更深刻的实操技巧

 远山天共色 2025-03-20 发布于福建

你好,我的朋友

欢迎来到糊涂文学

文章有故事,但思想升华

是记叙文得分的一个槛

这里分享四种让主题更深刻实操技巧

初级提升,适合快速提分使用

以下正文

图片
为更好理解,本文例子都用的很通俗!
仅为体现差异

01

让主题更加具体,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

❌ 不写: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太笼统)

️ 要写:倒数第二个单词卡在舌尖,我脑子一片空白,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台下的目光让我不敢呼吸,但我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咬牙拼出了那个单词。那一刻,我知道,坚持不仅仅是不放弃,更是勇敢面对自己害怕的东西。

方法:

  • 不要直接写“大道理”,而是通过具体情节,让道理呗感受到

  • 试着问自己:如果不说坚持这个词,我怎么才能让人明白坚持

  • 可以使用反面对比,比如先写自己一开始的害怕/失败,再写坚持的结果,这样“坚持”才更有分量。

图片

02

把自己的感受写“深”一层

❌ 不写:那一刻,我感到很感动。(感动什么?为什么感动?)

️ 要写:妈妈递给我伞的那一刻,我愣住了。她有一个肩膀的身位站在雨里,雨水顺着她的肩头流下来,混着她的笑容。她一直在这里等着我。

方法:

  • 写出情感变化,不是简单地说“开心”“感动”,而是写出身体反应、表情、心理活动,让你的情绪感受到。

  • 多问自己几遍“为什么”:

为什么感动?因为妈妈淋湿了自己。

为什么这让我感动?因为我之前以为她只是顺手带了一把伞。

这样一层一层问下去,情感就会更有层次。

图片

03

让事件和主题紧密相连,而不是“为了写而写”

❌ 不写:文章前面写了一件小事,最后生硬地说“这让我懂得了友谊的珍贵。”(没有联系感)

️ 要写:事件本身就带出主题,而不是硬加上去。例如:

如果主题是“友谊”,可以在冲突、误会、帮助等情节里自然展现,而不是最后才“突然升华”。

试着在事件中加入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让友情被“感受到”,而不是你告诉他们“友谊很重要”。

方法:

  • 主题是事件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硬生生塞进来的。

  • 事后回想文章,问自己:如果不在结尾写出“友谊很重要”,读者能不能感受到?如果不能,说明前面的铺垫还不够。

图片

04

结尾不只是“总结”,而是“点睛”

❌ 不写: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友谊的重要性。(总结性废话)

️ 要写:后来,每当我看到那条小小的蓝色手链,就会想起那个夏天,想起她在烈日下跑向我的身影。(通过具体物品、场景,唤起情感)

方法:

  • 用一个细节回扣主题,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物品,让文章想表达的东西自然联想到。

  • 可用比喻、象征:如果文章的主题是“成长”,可以用一片落叶、一道夕阳、一座高山来暗示成长的变化,而不是直接说“我成长了”。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