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步走掉疲劳

 养生与益寿 2025-03-20 发布于上海

     “累”是时下很多人嘴边挂的最多的一个字,如累得不想说,累得不想吃饭,累得见事就烦,累得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想睡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夜的觉醒来疲劳依旧。还许有人说:“不知为什么,面对眼前的一切事,总感到活着没劲!”有的人这样形容自己的健康:如果谁在我的健康大厦中抽出一块砖,我会立刻垮掉!

     当疲劳成为人们的普遍状态时,许多人面对手头上的事情总认为:“过去我都熬得住,现在也应该不成问题!”但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体力上顶不住的时候。而此时,所有的人往往都把“休息十营养”作为第一选择模式:尽可能地减少体力支出;尽可能地增加睡眠时间;尽可能地增加营养(首选的是“肉”类食品)。

     这个看起来似乎非常合理的模式,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过去我们大家是在“低营养环境+重体力支出”模式下生活、工作、所以“增加营养+多休息”的模式是消除疲劳、维持健康的主要手段。

     现今生活、工作方式已经改变,我们是在“高营养环境+轻体力支出+社会压力大”模式中生活、工作。所以,再用过去“增加营养+多休息”的模式,我们就错了!而“合理营养+因人而异的锻炼+心理调节”模式,才是我们现代人消除疲劳、维持健康及病后康复的主要手段。

     大家都知道应该运动,但总以太忙或太累为借口而把它砍掉。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科学家就知道运动可以增进健康。

     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体育锻炼的种种好处才渐渐为人知晓: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减少患心脏病、中风、骨质疏松、糖尿病和结肠癌的风险,坚固骨骼、关节和肌肉,提升情绪,缓解疲劳、焦虑和抑郁。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这样万能。

     科学家对人类基因研究后发现,按照“程序”,人本该多运动。换句话说,我们的基因要求我们动起来。如果整天坐着不动,我们就搞乱了自己的“蓝图”,结果必然是疲惫缠身。

     当你拖着“疲惫”之躯下班之后,去做一次30分钟体育锻炼或参与一项休育活动,你会感到“疲惫“状态悄然而去,运动后的愉悦感,会让你有“换了一个人”的感觉。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疲劳,用休息解决不了间题,而运动倒成了缓解劳顿的手段?这就要我们理解现代人的所谓“疲劳”了。

     静态工作方式或者非常单一的重复式的肢体动作导致人体整体动得过少。此时一个人的血液流动模式处于一种很低级的状态,会使人体循环系统的三种状态(血管开放量、血液总流量、血中含氧量)降低。

     睡眠、躺着、坐着是血管开放量、血液总流量、血中含氧量最差的。可想而知,当全身的细胞处于一个低氧环境时,当每一个细胞由缺氧造成的不舒服总合在一起时,就会使人的身体感觉处在一个极不舒服的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视为“疲劳”,其实是个错觉。

     所以我们称这种没有体力支出的“疲劳”为“假性疲劳”。面对“假性疲劳”,如果增加休息,反而会使人有更疲劳的感觉。如果用运动的方法使人体“三个量”得到有效的改变,全身细胞获氧充足,全身细胞兴奋所产生的愉悦感会使所谓“假性疲劳”不赶自消。体质锻炼中的有氧运动锻炼,就是提高人体含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一个人感觉“疲劳”时,还要意识到自己抵御疲劳的能力开始下降。而抵御疲劳的能力来源于体力上的“储蓄”。当你的肌肉锻炼过少或不锻炼时,就会使衰退的机体没有了“能力”,疲劳自然而生。体质锻炼中的肌肉耐力训练就是提高抵御疲劳能力的手段之一。

     当一个人有突如其来的“疲惫”感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要去做医学检查,因为许多“疲劳感”是患病的第一表现,比如糖尿病的身体症状之一是浑身没劲、两腿发软、疲劳感明显等。体质锻炼中的肌肉耐力训练也是改善由疾病所产生的疲劳感的手段之一。

     当一个人每顿吃得过多,大量进食高脂、多肉、脂类干果等“高质量”的食物时,人体会调用体内大量血液进入消化器官及代谢系统。由于人体内的血量分布不均,大脑及四肢供血不足,也会使人产生犯困、四肢倦怠的“疲惫”感。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增加体质锻炼中的肌肉耐力训练也是改善由错误的饮食模式所产生的疲劳感的手段之一。

     看一看自己身体疲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当你下班回家之后千万别仅仅是抓紧一切时间卧床休息,而是要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参加有氧健身运动,进行专门的身体锻炼!之后你会发现我们面对的“疲劳”是源于“运动不足”!

     所以,摆脱困扰我们的“累”的问题,最好从参加有氧健身走锻炼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