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父亲借款5万突然病逝,儿子拒还被告上法庭!现实版“父债子偿”,结局暖心! ![]() ![]() 2020年深秋的傍晚,张建军冒雨冲进店里,工作服上还沾着水泥点子。 "老李,我闺女要动手术..."这个在小商品市场摆了十年摊的中年汉子,此刻佝偻着背像老了十岁。 李国华二话不说转了5万元,收据上潦草写着"今借到李国华伍万元整,两年内归还"。 此后几年,李国华看着老友的小卖部从两间铺面缩成街角摊车。 每次碰面,张建军总搓着开裂的手掌念叨:"等这批货清了就还你。" 谁曾想2024年清明刚过,张建军在进货途中突发心梗,留给儿子张小军的只有间月租800的旧仓库。 老李知道后,心情非常复杂,一是多年的好友就这么突然走了,心里不是滋味;另一方面是老友这一走,这剩下的债务怎么办啊。 犹豫良久,直到好友的身后事处理完之后,他这才拿着当年好友写的借条,来到张建军的儿子张小军家。 可没想到,话刚出口便发生了口角,两家人不欢而散。 无奈之下,老李只好将昔日老友的儿子张小军告上了法庭。 "人都没了还要讨债?"法庭上,25岁的快递员张小军攥着褪色的工牌,眼圈通红。 他记得父亲总说"老李是过命的兄弟",却不知这份情谊里还压着5万元债务,更让他觉得气氛的是自己父亲刚刚下葬,对方就来要债,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法院的调解室里,气头上的张小军把工牌摔在调解室桌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再说我从未听说过父亲欠你什么钱!" 见状,原告席上的李国华攥着泛黄的借据,气得指节发白。 办案法官见状,连忙先稳定住双方激动情绪,引导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体谅。 接着,法官向被告普及法律知识,明确告知,依据法律规定,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其父亲的借款真实存在,那么被告有义务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债务。 考虑到双方对借款细节存在争议,法官给予双方一周时间,让他们回去收集能证明借款和还款情况的相关证据。 一周后,双方带着字据再次来到法庭。 经过仔细的字迹比对和证据核验,双方最终确认被告张小军父亲此前已偿还借款10000元,还剩40000元未还。 ![]()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具体到本案中,就是经过调查张小军目前居住的房屋正是其父生前所留,既然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就应该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对被继承人遗留的债务进行清偿。 最终,在承办法官耐心的释法说理和疏导下,双方都体会到了各自的难处,本着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原则,最终达成和解,并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 一场“父债子偿”经济纠纷,这才落下帷幕! |
|
来自: 新用户2149881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