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年,作家大冰独自摩旅进藏。 途中,道路塌方,他距离最近的村镇有近百公里。 看着渐黑的天色,大冰心中慌乱不堪。 就在他急到冒汗的时候,突然想到四个字:“事已至此。” 在他想来,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再慌乱焦急毫无意义。 当下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实,找个营地休息过夜,静待天明。 于是,他扭头就找了一处桥洞,搭起帐篷,生起篝火。 当他看着夜空点点繁星,心情突然愉悦起来,忧虑顿消。 对此,大冰说:心随念走,身随缘走,人是靠心态活着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大冰一样,做事稍不遂愿就焦虑、慌张。 这个时候,不妨告诉自己:事已至此。 在那一瞬间,你会发现,你内心的忐忑不安,突然就被治愈了。 1 事已至此,抱怨不如改变 很认可作家张笑恒的一句话:牢骚的背后,多半是低劣与无能。 越是喜欢抱怨的人,越往事情会越不顺。 产品经理曾小胖曾回忆起一件往事。 他刚参加工作时,有次跟随副总连夜出差谈合作。 时值隆冬,没想到汽车在高速上压到一块钢板,爆了胎。 幸亏司机经验丰富,稳住车身,这才没酿成惨祸。 车外北风呼啸,冻得发抖的曾小胖,不禁埋怨起来: “是谁把这钢板丢在路上?这路政怎么回事?我一定要举报这些不作为的人……” 然而副总却说:“人没事就好。事已至此,先报警吧。” 言语之中,不见一丝怨气。 紧接着,副总就另外联系了车辆,带着一行人前往目的地。 换车之后,没一会儿,副总便睡了过去。 而曾小胖仍旧满肚子不快,迟迟未能入眠。 结果,等到第二天洽谈时,副总神采奕奕,而他整个人却萎靡不振。 这次合作,几乎靠副总一己之力商谈下来。 事后曾小胖心里过意不去。 副总安慰道:既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为什么还要抱怨呢?不如调整好自身状态着手下一件事。 ![]() 实际上,人这一生像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故,数不胜数。 但事已至此,下一步该怎么走,全看你自己。 有人考试落榜,从此一蹶不振,也有人找到落后的关键,收拾心态重新出发; 有人创业失败,各种想不开,也有人总结经验,找到了从头再来的决心; 有人在工作中屡屡受挫,变得灰心丧气,也有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 正如白岩松所说: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当你面对挫折时,先别急着质问命运,而是去想“怎么办”。 学会将抱怨转变为行动,你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 2 事已至此,对抗不如允许 曾听过一个“晕船法则”。 讲的是人在乘船时,若总是僵直着身体,对抗船体的颠簸,人反而会被颠得晕头转向; 可若是放弃对抗船体,学着随船摆动,人的晕船症状很快便会得到缓解。 人生海海,高低起伏都是常态,磕磕绊绊也是寻常。 倘若你一味对抗命运,只会在碰撞中消耗自己,折磨自己。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做过两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他作为生产队长,偷偷为村里人多划分了一点猪饲料地。 本是件利人的大好事,结果却被对头举报到了公社。 公社领导勃然大怒,就把他绑到公社批斗。 少安心中又委屈又气愤,但转念又想:事情已经传开了,再辩解也没了用。 于是批斗会上,他只是低着头,任由旁人批评。 结果回村后,没人贬低他,反倒是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而批斗会上,另有一人因破口大骂,则受尽皮肉之苦。 最后那人被送到医院,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第二件事,是孙少安在县城拉砖。 他在附近村庄寻了一处废弃窑洞落脚。窑洞外面杂草丛生,洞内阴暗潮湿,根本不是人住的。 少安费力才收拾出一方住处。 没想到,待他落了脚,一个村人却舔脸皮来收租。 换作常人,必然与之争论一番,甚至大打出手。 少安却不说废话,直截了当地掏了钱。 此后村人再未刁难他,少安这才得以顺利做工。 这就是少安的处世智慧。 ![]() 面对无法改变的事,他没有过多抵抗,而是应允其发生。 其实人活在世上,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举步维艰。 你如果总是愤愤不平,对抗到底,只会白费心力,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作家爱尔西所说: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时,我们能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 学会接受,不再抵触,事情反而会柳暗花明。 3 事已至此,失望不如享受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 一个人被石头绊倒,狠狠摔了一跤,眼镜都甩飞出去了。 可他非但没生气,反而欣赏起地上的一株幼苗。 在你无能为力时,与其失望沮丧,抱怨命运不公,不如享受眼前拥有的。 苏轼曾在《记游松风亭》中,讲述过一次外出游玩的经历。 一天,苏轼想去山顶的松风亭玩赏,然而他爬到半山腰时,感到腿酸疲乏,筋疲力尽。 当他仰望山顶时,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呢? 此时,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可又不想轻易放弃。 他仰天长叹,一脸沮丧。 好不容易强撑着往上走了几个台阶,最终还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在他失落之时,只见一阵清风吹过,山中树影摇曳生姿。 看到此情此景,他恍然大悟:“爬不上去又怎样呢?在这里也可以观赏美景呀!” 顷刻之间,他原本失望的内心瞬间释然,心情大好。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山。 人人都想攀至顶峰,享受万般荣光。 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太多人只能行至半途。 于是你会失落、会沮丧、会懊悔,以至于生活布满阴霾。 正如网上一句话所说:珍惜是拥有的捷径,知足是幸福的根源。 事已至此,既然力不从心,那便斩掉过多的欲求。 当你抬头四望,便能发现你所苦苦追寻的幸福,原来就在你身边。 ▽ 莎士比亚说,只要向前看,你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再烂的事,既木已成舟,便不必抱怨懊悔了。 事已至此,不如试着接受,忽略那些糟糕的事,永远专注自身。 当你放弃对抗,允许一切发生,能扰乱你心绪的事越来越少,你的人生也会越过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