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在技术端的活动就没断过,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全民智驾』,3月2日又发布了『灵鸢』车载无人机。本以为接下来就是发布一些新车或改款车型,没想到比亚迪竟然祭出了「超级e平台」! 全域千伏架构带来了兆瓦闪充生态、3万转的电机、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等硬核科技,使得近两小时的发布会,让人应接不暇。 所以,今天的杂谈,我们就来来聊聊这份『技术直男』的浪漫。由于内容比较干,所以,我们用Q&A的形式快问快答一下。 何为比亚迪「超级e平台」? 简单地说,「超级e平台」延续了比亚迪「e平台3.0 Evo」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三电系统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全球首个电动车全域千伏架构。其中,核心升级的三电部件,包括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等。 从直观的数据方面来看:在充电速度上,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000kW(1兆瓦),最高峰值闪充速度可达1秒2公里,在持续闪充的情况下,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首搭车型比亚迪汉L EV)。而在性能上,单模块单电机功率达到580kW,最高车速可超过300km/h。 为何「刀片电池」能做到兆瓦闪充? 让电池能充的更快:电解液、隔膜、电极等方面进行电池材料体系的优化,减低电池内阻(官宣降低50%); 让电池散热更快:电池组采用外部双电子流通道,疏通外部电子流动路径,降低整体热量(官宣降低50%);电池组依旧保持叠片工艺,提升导热效率(官宣提升5倍);基于比亚迪自研的冷媒直冷直热技术,冷媒立体复合流道由原来的一层(位于电池包内部的底部),增加为两层(即是电池包内部上下各一层,官宣换热面积增加100%),大幅提升电池包的散热能力(官宣换热性能提升90%以上); 让电池更加安全、更长寿:延续了「刀片电池」的安全特性,此处不展开赘述;采用了更稳定的SEl膜,提升高温电池寿命(官宣提升35%)。 当然,「刀片电池」只是兆瓦闪充生态中的一员,如果说电池是游泳池,那么往游泳池如何快速注水和放水,同样非常重要。 如何往「刀片电池」中闪充电能?
看到这里,应该就有朋友要问,这就是个『期货』?答案:是,也不是。 对于「兆瓦闪充站」而言,的确还需『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对于4月即将上市交付的比亚迪汉L EV和唐L EV而言,却是可以不完全依赖「兆瓦闪充站」。因为,通过从「e平台3.0 Evo」延续下来「智能升压快充技术」和「双枪超充技术」,从车端解决了桩的问题。即便是500V和750V充电桩,依旧可以实现与「全液冷兆瓦闪充系统」类似的闪充效果。 直白点说:车不挑桩,但桩会挑车…… 30000+转的电机是如何炼成的? 3万转的电机是基于全域千伏架构优化而来。 言下之意则是,首先要有能供千伏电压的电池,以及能控制千伏电压的电控。 而我们首先来看电机是怎么优化的? 定子物理优化:定子采用10层扁线电机定子绕组设计,据悉,相较于常规方案,总铜耗下降了57%,其中短距设计使峰值功率提升11%;定子铁芯采用了0.2mm的硅钢片并配合粘接工艺,降低电机铁芯损耗。这里提一句,比亚迪官方提及『6极72槽10层扁线』的定子方案,是目前业内定子的最优解。不知道评论区有没有大神可以甄别一下,若是真的,那接下来高功率电机该怎么做,就成了『开卷考』了~~ 电机油冷优化:采用多通道定转子油冷技术,其中定子部分采用双排冷却结构,通过精细化设计冷却回路布局,提高绕组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运行中的温升,确保电机的热稳定性。而转子部分则采用直极设计,基于流体动力优化降低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同时改善冷却流畅均匀性,抑制局部热点的形成,提升热管理效率; 综合冷却优化:据悉,比亚迪将冷媒直冷技术引入到电驱系统(也就是此前在电池中提到的直冷技术),利用冷媒可控制到更低温度的特性,综合利用油-液-冷媒三层介质,实现电驱温度的主动可控,电驱冷量提升60%。在高温场景下,电驱水温可快速降低到30℃以下,让电控电机快速回归到最佳工作温度,实现宽温域零百2.7s; 3万转的电机带来了什么效果? 从官方数据来看,该电机的最高转速可达30511rpm,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16.4kW/kg,系统最大功率可达580kW。不过,在官方的视频中,展示了电机转速可超过34000 rpm。 此外,从官方给出的装车实测视频来看,在比亚迪汉L EV上,0-100km/h加速2秒级(2.7秒),100-200km/h加速 4秒级(4.7秒),公告极速为270km/h,而实测极速305.56km/h。 而在比亚迪唐L EV上,0-100km/h加速3秒级(3.6秒),100-200km/h加速 6秒级(6.19秒),实测极速287.41km/h。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官方表示,新电机可实现连续零百弹射70次,性能不衰减。连续零百急加速70次以上不衰减。注意,70次是弹射,70次以上是急加速。 好家伙,70次……我似乎已经可以听到刹车片、轮胎和电池的哭声…… 所以,强烈提醒汉/唐L EV车型的准车主,若是真想做类似测试,请在专业团队的配合下,在专业场地进行,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首搭哪些车型? 前文已经提及,首发的两款EV车型分别为汉L EV和唐L EV,目前已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汉L EV 的27-35万和唐L EV 的28-36万。大家觉得这个价格是不是高了呢,还是更愿意为「超级e平台」带来的闪充和极速买单,我们评论区见。 此外,汉L DM和唐L DM同步开启盲订,DM车型将搭载新一代的DM-p技术,官方表示,此次的DM-p还有黑科技,能在保持强劲动力的前提下,将油耗控制得更低,而汉L、唐L将于4月正式上市。到时候我一定会从技术端为大家详解。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