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Micro LED技术研究探索,国内外高校与企业仍在持续进行中,近日国内浙江大学与日本丰田合成相继在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单片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浙江大学研发出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相关研究成果以“Downscaling micro- and nano-perovskite LEDs”为题发表在《自然》上(DOI:10.1038/s41586-025-08685-w)。 ![]()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介绍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显示技术是基于III-V族半导体的Micro LED,被认为是显示器的'终极技术’。” 钙钛矿LED是一种可应用于显示、照明和通讯等领域的新型光源,在色彩纯度、色域宽度上有极大的优势。几年前,从三五族半导体Micro LED的微型化研究中得到启发,狄大卫团队开始研制用于未来显示技术的更小的钙钛矿LED。 初步尝试后,团队于2021年首次提出了“微型钙钛矿LED(micro-PeLED)”的概念,后续获得了国家与国际专利。 “对钙钛矿LED进行微型化并不能沿用Micro LED技术。而且,传统的光刻工艺会破坏钙钛矿材料。”狄大卫说,“制造微型钙钛矿LED最简单的方法是对顶部和底部的电极接触进行图案化,用电极重叠的区域定义发光像素区域,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像素边界处的钙钛矿材料暴露在电极边缘,容易产生非辐射能量损耗,进而使LED效率降低。” “我们设计了一套局域接触工艺,其能够在附加绝缘层中引入由光刻制作的图案化窗口,以确保像素区域远离电极边缘。”连亚霄介绍。 这一工艺有效保证了LED的发光效率,使团队能够制造像素尺寸从数百微米到90纳米的钙钛矿LED。赵保丹说:“对于绿色和近红外钙钛矿LED而言,当像素尺寸在数百微米到3.5微米范围时,外量子效率均保持在20%左右。” ![]() 狄大卫说:“论文中所展示的nano-PeLED最小可达到90纳米,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小LED像素。”基于此,团队创建的具有127000 PPI超高分辨率的LED像素阵列也摘得所有类型LED阵列最高分辨率的纪录。 据介绍,团队与杭州领挚科技携手制作了由TFT背板驱动的有源矩阵micro-PeLED微显示器原型,能够呈现复杂的图像和视频,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技术应用。 ![]() 丰田合成采用堆叠InGaN材料,开发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 ![]() ![]() ![]() |
|
来自: 山蟹居 > 《Micro 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