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脑是指核心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复杂算法组成,负责处理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决策并下达指令,完成路径规划、目标识别、语言理解等任务。而小脑则专注于运动控制,接收大脑指令,精确协调关节和肢体运动,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两者的区别在于:大脑负责“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侧重认知与决策;小脑负责“如何做”,专注动作执行与协调。大模型即人形机器人的大脑,DeepSeek等优秀模型的出现,大幅降低大脑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迭代明显加速。 ![]() 而小脑的核心是运控系统,保证动作的精准度和流畅性,是机器人量产前必须要打通的“最后一公里”。运控系统包括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电机、传感器、算法等。控制原理与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高端装备类似,但需要处理更多维度的信号输入,和更高自由度的运动控制。 高性能运控系统需要实时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和执行复杂运控算法,且同时满足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速同步通信,进入壁垒极高。而人形机器人企业很难独立开发完整的运控系统,因此专业运控企业将在人形机器人时代大放异彩。 接下来梳理机器人小脑4家核心企业,需声明的是:本文根据网络公开资料,仅对产业和相关公司基本情况进行科普,请勿与投资挂钩,请注意相关风险。 第一家,汇川技术 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军企业,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经过20多年发展,已从单一的变频器供应商,变成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 业务结构上,涵盖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等多个板块。其中,通用自动化占比46%,产品包括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类占比38%,其中新能源车占绝大部分,主要是电驱系统(电控、电机、电驱总成),和电源系统(DC/DC、OBC、电源总成)等。智慧电梯电气类占比14%,产品有电梯控制系统、人机界面、门系统、控制柜、线缆线束等,为电梯行业提供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 ![]() 公司是工控行业龙头,通用伺服系统和低压变频器产品在国内均位居第一,市占率分别达到27%和19%。掌握了信息、控制、驱动、执行、传感这几大关键层面的核心技术,在运动控制方面技术实力强。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产品已在泛3C、光伏、锂电等行业大批量应用。工业机器人产品出货量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约9%,位居第三。人形机器人方面,2023年正式成立研发团队,2024年底注册机器人全资子公司。 ![]() 其开发的旋转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控制。还在关节电机、驱动模组研发方面取得进展,技术对标国际水平,能支持高动态响应与多机协同控制,可实现人形机器人多轴同步控制,为人形机器人小脑所需的核心硬件产品提供有力支持。 业绩方面,近几年多元化取得不俗成绩,尤其在新能源市场表现出色,净利增长明显。 ![]() 2024年下游压力较大,前三季扣非净利同比基本持平。 ![]() 第二家,固高科技 亚太地区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从事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的企业。在运动控制器领域常年处于国内市场第一梯队,逐步站稳中高端市场。 ![]() 业务结构上,形成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系统类、整机类的产品体系。分别占比77%、12%、8%。主要产品有以控制、伺服为代表的部件类产品,包括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以及数控系统、机器人等系统类产品。 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工业控制领域。下游分布上,目前数控机床营收占比约31%,3C自动化约25%,半导体和泛半导体设备15%,通用自动化9%。机器人作为新兴领域,目前占比只有4%左右。 ![]() 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公司已经服务工业机器人领域十多年,其运控、伺服、编码器、通信与感知等技术与产品能大致覆盖机器人系统的大脑以下多个环节需求。也协同客户在做一些新的工程尝试,当前在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里有一定的营收,但在人形、多足或是其他的构型机器人目前尚无明确的商业节点。 业绩方面,虽然毛利率水平高,但作为科技类企业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较大,净利规模在近三年维持5000万左右。 ![]() 2024年前三季,扣非净利下降15%。 ![]() 第三家,雷赛智能 国内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器和驱动器的研发与制造,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半导体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 业务结构上,步进系统、伺服系统、控制类产品各占43%、41%、14%。其中,步进系统和伺服系统是基石,包括各类电机及驱动器。 ![]() 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超过35%,净利率超过10%。 ![]() 公司自2018年就深耕机器人领域,2023年底成功研发出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CD伺服驱动器、空心杯电机等核心产品,适用于灵巧手、协作机器人关节、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已与特斯拉、优必选、华为、小米等数十家客户测试验证,并获得多家机器人客户大批量订单。 ![]() 此外,基于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和PC-Based控制卡等相关产品多年积累的经验,已启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市场调研与产品规划,旨在优化机器人运动控制、路径规划和动态平衡,进一步加大机器人小脑的布局。 由于产品盈利能力较强,历史上多数年份都能维持较好的盈利。不过2023年因宏观需求、竞争加剧等影响,净利下降较多。 ![]() 好在2024年恢复情况较好,前三季扣非净利同比增长83%。 ![]() 第四家,东土科技 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核心硬件及软件,以“软件定义控制”为核心,聚焦工业操作系统、工业通信芯片及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 业务结构上,分为工业网络通信、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工业操作系统三大类。营收分别占比64%、22%和13%. 公司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龙头,经营业务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神经系统”,以实现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的信息传输。可以广泛用于汽车、机器人、军工装备、半导体设备等核心工业设备中。因对实时性、稳定性要求很高,是核心工业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的灵魂,急需实现国产替代。 其自主研发了工业互联网鸿道操作系统Intewell、全场景工业互联网通信芯片等关键技术。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36项国家标准,是助力国产替代重要的参与者。鸿道操作系统具备多项核心优势,是国内首个通过汽车、工业控制、医疗仪器、轨道交通四项功能安全认证的工业操作系统。且是国内唯一全面覆盖航空、舰船、兵器、工业机器人、工业网络、飞机、汽车等领域的系统。 ![]() 同时也加快了在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布局,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个由AI驱动具身机器人的方案,使得具身机器人无需依赖传统PLC和工控机也能高效运作。且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启动与机器人头部企业的授权合作,当然目前对整体的营收影响较小。 ![]() 不过业绩方面,历史上不太理想,2019年以前扣非净利多数为负。 ![]() 据刚公布的年报,2024年扣非净利也不足一千万。 ![]() 好了,今天梳理到此,感谢大家的支持。结尾再强调一句,本文只做产业和公司的基础梳理,公司好坏请自行甄别。 附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