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3 MB古代“借兵”要怎么借?借了兵要怎么还3

 钟家台 2025-03-22 发布于湖北

三、屡屡发生的惨痛教训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利益与风险并存。这些想着要“借兵”的人,他们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君主、诸侯、统帅,他们自然清楚“借兵”所带来的风险,但是为了鸿图霸业,他们还是咬牙借了。

历史上自然有成功的例子,例如前文所说的回鹘汗国“借兵”助唐,李唐政权就没有因此灭亡,反而实现了“中兴”。但实际上,唐王朝之所以能镇住周边部落,没让他们起异心,与唐王朝声威远扬有关,而且即使是这样唐肃宗也不得不对回纥可汗进行册封,并将幼女宁国公主嫁往回纥和亲。

而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成功例子,让这些枭雄觉得可以一搏,才会屡屡发生这些惨痛的教训。自唐之后,因“借兵”而贻害无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后唐将领石敬瑭为了起兵造反,就曾向契丹“借兵”,灭掉后唐,建立了后晋。但是石敬瑭为此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自此中原王朝无险可守,给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宋朝亡于异族之手。

而在近代,清朝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兵,也向西方列强借兵,从而“引狼入室”,导致了主权的沦丧。列强可不稀罕清王朝的所谓爵位封赏,他们要的是商业上和政治上的权益。清政府向列强“借兵”此例一开,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派驻兵力在中国境内,参与我国的内战,为他们插手中国内政提供了理由。

因此在中国古代,“借兵”一事向来是有借有还,如果还不起,那就有可能连基业都赔进去,而且“借”来的兵还很有可能反客为主,反过来侵略“借兵”之人。因而古人对于“借兵”一事,向来都是极为谨慎的,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