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又言“脾主运化”。肥胖之症多责之于脾胃失司,现代人久坐少动,过食肥甘,外卖宵夜不断,导致脾胃受损,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成痰湿。加上工作压力大,肝气郁结,气滞则水停,痰湿脂浊堆积腰腹。更有产后妇人气血失调,老人脾肾阳虚,这些都是肥胖的诱因。 以一则医案给大家详细说明 曾治王女士,38岁,银行职员。身高160cm,体重78kg,腹围92cm。自述三年间增重20kg,尝试减肥餐、运动健身均反弹。症见:晨起口黏,肢体困重,大便黏滞日2-3行,腹胀如鼓,月经延期夹血块。每遇压力则暴饮暴食,食后嗜睡。舌胖大齿痕满布,苔白厚腻,脉濡滑。 根据以上情况辨为脾虚湿盛、肝郁气滞之肥胖,制定健脾化湿、疏肝消脂之法: 处方:苍术,茯苓,泽泻,荷叶,柴胡,香附,姜半夏,陈皮,炒山楂,决明子(剂量因人调整,需要可找我辨证) 另外,我叮嘱患者配合食疗方——三仙消脂汤: 取茯苓30g、炒薏米50g、带皮冬瓜200g,与猪肚半具同炖,每周3次,连用8周。茯苓健脾利湿,《本草纲目》载其“调脏气,伐肾邪”;薏米《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冬瓜皮利水之功尤胜瓜肉。 结果:首周体重降1.8kg,腹胀减半,大便成形。三周后舌苔转薄,月经量增血块少。两月疗程结束,共减重9.6kg,腰围缩至84cm。随访半年未反弹。 ![]() 对于想试试土方法的患者来说,还可以尝试以下几个辅助食疗方: 1. 荷叶山楂饮:干荷叶10g、生山楂15g、陈皮6g,沸水焖泡代茶。 2. 姜黄小米粥:小米100g、姜黄粉3g、茯苓丁20g,文火慢熬。 3. 昆布豆腐汤:昆布30g、嫩豆腐200g、白萝卜100g,少油清炖。 提醒:食疗期间需忌冷饮甜腻,配合每日快走40分钟。孕妇及虚寒者需调整配方。 陈主任想说:治肥胖当如疏浚河道,一者健运中焦以断痰湿之源,二者疏利三焦以通代谢之路,更需调畅情志以防肝郁克脾。土办法看似平常,实暗合“药食同源”之妙,关键是要持之以恒。 我是陈琼,武汉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我从事肥胖症临床工作已有20年,擅长单纯性肥胖、全身肥胖、腹型肥胖、顽固性肥胖、产后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治。 如果你也有肥胖问题,可以加下方二维码,我会尽我所能为你们提供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