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中成药是宫廷秘方里的“补血女王”,把肝血补到位

 武鸣小老头 2025-03-23 发布于广西


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5年03月20日 20:01 广东

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北京故宫的深宫里,曾流传着一本《清宫医案》,记载了慈禧太后最爱的养颜秘方——乌鸡白凤丸。这位“老佛爷”年过六旬仍面若桃花,御医的秘密武器正是这味“补血圣品”。但它的传奇远不止美容养颜,在中医眼中,它更像一座“肝血银行”,藏着人体气血运转的终极智慧。

《黄帝内经》有言:“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肝血如同人体的“能量货币”,一旦亏虚,从眼睛干涩到手脚冰凉,从月经不调到失眠多梦,各种警报接连拉响。而乌鸡白凤丸的20味药材,恰似一支分工明确的“补血特工队”。

乌鸡白凤丸:乌鸡、红参、白芍、丹参、香附、当归、牡蛎、鹿角、桑螵蛸、甘草、青蒿、天冬、熟地黄、地黄、川芎、黄芪、银柴胡、芡实、山药。

乌鸡,《本草纲目》称其“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一身漆黑却富含天然黑色素和十八种氨基酸,堪称“血肉有情之品”中的顶流。色黑入肾,色白入肺,阴阳双补的设定让它成为“补血总司令”。现代研究发现,其铁含量是普通鸡的3倍,血红蛋白再生能力极强,像给骨髓造血工厂按下“加速键”。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这组“补血F4”源自千年名方四物汤。《成方便读》形容其“如春阳融雪,润物无声”,既能快速输血,又能疏通肝经瘀堵,预防“血虚兼血瘀”的现代通病。

人参、黄芪这对“气药双雄”负责给补血工程“添柴加火”,正如《景岳全书》所言:“善补血者,当先补气。”再加上香附在前面行气带路,让气血动起来。

现代人熬夜、压力大,常伴虚火上升。银柴胡、丹参、生地、牡蛎、天冬、青蒿这几味药就像“消防队员”,既清肝热又不伤正气,确保补进去的血不被“内火”烧干。 

剩下的药分别是从脾和肾进行考虑的。脾肾是先后天两本,脾属土,肾属水,肝属木。要想树木长得好,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一样都不能少。所以补脾肾,也是在补肝。山药、芡实、甘草负责补脾,鹿角胶、桑螵蛸、鳖甲负责补肾。

乌鸡白凤丸秉承了“以血养身,以肝为枢”的千年生命哲学。就像黄河水滋养中原大地,肝血充盈之处,自有人体生生不息的奥秘。

肝血不足的人,除了月经不调,还会失眠多梦,肝藏魂,魂要藏得住,肝血得充足。眼干眼涩,肝开窍于目。指甲发白,容易抽筋,肢体麻木,肝其华在爪。还有脸上缺乏血色,面色和口唇的颜色容易发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痰湿体质的朋友最好配合陈皮水送服,感冒时停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