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胡希恕:小柴胡加一味药,如虎添翼 原创 能读书便是福 高效读书 2025年03月17日 11:31 胡希恕说:论资排辈,桂枝汤为公认的天下第一方,但若按实际应用,第一方非小柴胡汤莫属。 《伤寒论》 :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记载小柴胡汤方证者有20条。 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的主治方,但其为用并不只限于此,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俱宜用之,胡希恕把常见的证候归纳如下: (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2)无论伤寒或中风,有柴胡证,但见四主症中的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3)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 (4)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5)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 (6)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7)呕而发热者。 (8)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9)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 (10)诸黄腹痛而呕者。 (11)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烦而头痛者。 胡老常用的小柴胡加生石膏汤: 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45~90克,此为日常应用的良方, 小柴胡汤证而口干舌燥者即可用之。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多现本方证。发热、不欲食而口苦、头痛者,本方有捷效。肺炎汗出而喘,若有柴胡证,不可与麻杏石甘汤,宜本方,尤其小儿肺炎更多本方证,宜注意。 其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睾丸炎等用此方均有奇效。 《神农本草经》 谓:“石膏,味辛,微寒。”教材讲“石膏,性大寒,味辛、甘”,胡希恕表示,我认为石膏质重而性寒,其为可靠的解热药,乃众所周知的事。 石膏既属石类药物,而又沉降性寒,品滞碍胃,临床易伤中伤食,故置于疏泄药物中,则走而不留,无碍胃之弊。不然亦宜佐以甘药,使胃气和为佳。如白虎汤用粳米、甘草,或再加人参,即属其例。 胡希恕表示,石膏,石质而沉降,其溶解水中之有效成分,较之草本药物相差悬殊,故非大量使用而无效。一般轻剂亦需1~2两,重剂则须用至4~5两,尤宜生用,煅用则变质有害。 石膏有解热、止汗、解渴、消肿、破结、止痛之功。治眩晕、昏迷、口疮、口臭。有解皮肤瘙痒、降低血压、除黏稠痰涎等医疗作用。 关于石膏治头晕,我想起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中一则案例: 一位顽固的眩晕症 一妇人,七十岁,诉自数月前开始出现头痛、眩晕和耳鸣,眩晕严重时即使躺在床上、安静状态也会发作,甚至有时夜间请医生出诊。 大塚敬节写道:我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但反而耳鸣加重,患者不太情愿继续服用该药。 针对这种情况,想起原南阳(1753-1822,日本江户时期医家一译者注)的《医事小言》里有眩晕证多用石膏、黄连的记述,便改投了白虎加黄连汤。令人惊异的是,只服了一次药,眩晕便消除了。治疗不足一个月,患者已经可以乘火车往返于东京和京都之间了。 白虎汤方(《伤寒论》)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小柴胡加石膏汤: (1)凡外感表解而余热不退,或一般渴、热明显,有唇干口燥,胸胁逆满,或烦渴,或头痛,或头晕,悉能治之。 (2)一般肿痛,尤其是西医所谓腺状体的肿大症,如腮腺炎、耳腺炎、淋巴腺炎、妇人乳腺炎、男子睾丸炎等最有效。 (3)实热的自汗和虚热的盗汗,多为本方证。 (4)急性肺炎用过麻杏石甘汤而病犹不解,大多适应本方证的治疗。 1962年,胡希恕曾治一个4岁男童。当时患儿已昏迷不醒,喘息气高,痰声如锯,状况极为险恶。医院视为病情危重,乃夜晚九时派车接胡希恕会诊。问得治疗经过,先是西医主治,嗣后重笃,方请中医治疗。中医数用麻杏石甘汤,病反增剧。 胡希恕详审患儿唇焦欲破,面色枯燥,而脉细数。因与该中医有师生之谊,胡乃直言相告:热已内陷,津液大伤,麻杏宣散最所宜禁,即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生石膏用二两,嘱以小匙频灌,只煎一次,一夜服尽全药为度。 次日该院大夫来告,患儿喘息大退,痰声消失,神识恢复,已能欲食,嗣后仍予前方一剂,遂获全治。 (5)世人每以石膏大寒,畏而不用,即用亦不尽其量,尤其对于老弱患者更是倍加戒心,其实药因证施,乃治疗之大法,医者主观反致误事。 1963年7月,陈慎吾 正在江西参加中医会议,其89岁的老母突然感冒,经孙志洁大夫约胡希恕往诊。症见头晕且痛,胸胁逆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但发热不恶寒,口干口燥,脉数苔白,纯属湿热征象,以柴胡证备,当予小柴胡汤原方加生石膏一两半(45g),服之,一剂病解。 过五六日,又因食不慎,而出现心中烦,坐卧不宁,又予枳实栀子豉汤,一剂而安。 又过六七日,以连进肉面食物,病复尤甚于初发。有大汗出,心烦躁,颇似虚脱景象。但舌燥苔黄,脉弦细而数,再与小柴胡加生石膏汤,连进二剂,又复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