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历时两年多回到南京。返航时,西洋各国大都派遣使臣携带珍宝,随船队到达南京朝贡。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王景弘与郑和再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并送各国使臣回国;随带中国丝绸、瓷器等物赏赐各国。船队经过锡兰山时,还专程到立佛寺进香布施,立碑纪念。 ![]() 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太监身份与郑和一起率船队第七次出使西洋。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 王景弘先后6次出使西洋,历30余国、60多个地区。每次使洋,都随带金银、丝绸、铜铁及各种工艺品与外国交流,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增进友谊。 主要成就王景弘曾任南京守备,政绩斐然 郑和去世后王景弘仍负责南京水军的操练。《明英宗实录》1435年载:“请以各卫风快船四百艘作为战船,令都督陈政操江。上敕守备太监王景弘计议行之。”王景弘是福建漳平赤水镇香寮村人。福建是富有航海传统的地区。宋元时福建泉州是世界著名贸易港口。生长于斯的王景弘对航海事业有着极大优势。他在下西洋中负责航海的线路与管理船队,侧重于船舶的制造、航海人员的选拔,航路的确认等一系列工作。晚年王景弘在南京编著有《赴西洋水程》航海专著,此书后流落民间并被辗转抄录,成为明清航海人员驾舟出海的导航“秘本”。王景弘为促进中国航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王景弘曾当任南京运输“总指挥” 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古里不幸去世,王景弘当起领导整个船队的重任,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将整个船队带回祖国,至此长达28年轰轰烈烈的郑和七下西洋结束。在长达28年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物资交流中带回大量的舶来品,明初南京库藏物资已经非常丰富,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赏赐下西洋有功人员,大宗库存物品急需运往北京。此时,同样作为下西洋正使的王景弘承担起下西洋大量物资善后处理和人员安置工作。王景弘充当起将南京皇库物资运往北京工作“总指挥”。据《明英宗实录》卷十五记载“正统六年(1436年)三月丁卯朔,敕南京守备内外官员太监王景弘等,比闻南京永承运八库递年收贮财物数多,恐年久损坏,负累宫攒人等”。“正统元年(1436年)三月甲申,敕王景弘等,于官库支胡椒、苏木等三百万斤,遣官运至北京交纳,毋得沿途生事扰人”。再据《明英宗实录》卷十八记载“正统元年六月已巳,南京装运胡椒、苏木马快船100艘至京”。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王景弘执行皇帝的指令是如此雷厉风行。试想用100艘马快船装运300万斤胡椒、苏木从南京启程经长江进入扬州大运河运往北京,其场面是何等壮观,再现明初大运河繁忙景象。 墓葬地点王景弘长期担任南京守备,府第在南京。王景弘之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景弘晚年归宿应在南京。其逝世的时间大约在正统二年(1437年)。因为正统二年后《明实录》与其他史籍再无王景弘的记载。王景弘此时已属高龄,且没有受迫害的记录。老死于长期生活的南京是很自然的事。而王景弘的葬地,笔者推断也应在牛首山一带。牛首山一带名寺林立,与高级宦官的关系密切。王景弘好友郑和生前就多次布施牛首山佛窟寺,死后得以赐葬牛首山。墓道与山中弘觉寺塔成一条中轴线,可见关系密切。与郑和同时期的许多宦官也葬于牛首山附近。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葬于牛首山北静明寺;内官监太监杨寿藏葬于普应寺;司礼监太监金英葬于不远处的西善桥,王景弘后任的宦官也都以牛首山为中心,择吉地安葬。不久前牛首山附近还发现宣德时太监杨庆的墓地。王景弘长期追随郑和,与郑和感情极深,葬于老朋友墓地附近,最符合王景弘晚年心境。笔者希望不久的将来王景弘墓会被发现。 人物故里据《宁洋县志·中官》(康熙三十一年版)记载:“王景弘,集宁里人,明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这是关于王景弘籍贯目前最早的记载,比张廷玉修《明史》写《郑和传》早了47年。另外,在清乾隆三年版《龙岩州志·人物·中官》条目中,也记载了:“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漳州府志·武勋》更明确记“王景弘,集贤里香寮人”。香寮村位于福建漳平、龙岩、永安三市的结合部,共辖6个自然村,计1587人,有89个姓,是全国闻名的“百姓村”。据漳平市旅游局局长曹木旺、漳平市博物馆罗宣生馆长实地考证,王景弘为香寮村许家山自然村人。据当地老人介绍,许家山鼎盛时期人口有200多人,由于战乱、匪患,目前已成为废村。村里随处可见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旧址,以及残墙基、石臼、石础、陶瓷残片、断落的石旗杆。王景弘后裔人间蒸发。所幸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的香山桥碑记中,寻找到许家山王景弘家族捐银名单,乡宾王应文、王任荣、王志通;监生王拨元、王达元、王衍思;贡生王殿文;庠生王任煌、王思义、王国任等十人捐银四十七两,由此看来,清末时期,许家山王氏家族还是人文鼎盛,人丁兴旺。 ![]() 王景弘故里 相关诗词明宣宗为其撰写过长诗《赐太监王景弘诗》,内容观右图。 ![]() 赐太监王景弘诗 人物后裔三辈(弘治年间):王臣,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故世袭正千户王珙嫡长男。 四辈(嘉靖年间):王选,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水军所年老世袭正千户王臣嫡长男。 五辈(嘉靖年间):王心,龙岩县人,系南京锦衣卫锦衣中所故正千户王选嫡长男。 七辈(万历年间):王建中,系老疾正千户王贞吉嫡长孙,伊祖多支米麦二石一斗于本舍,俸内扣还。 八辈(崇祯年间):王延祚[zuò],系故正千户王建中嫡长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