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女性尿感,必用这味药!

 经方人生 2025-03-24 发布于四川

导读:今天跟着吴涵冰先生学习运用“土茯苓”治疗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经验。


1

余在临床,对妇女淋证,土茯苓为所必用。

盖土茯苓甘淡平而无毒,功能解毒除湿去热,搜剔湿热蕴毒,渗利下导。

淋证时,湿热邪毒蕴结于下焦,以土茯苓清化之甚宜,入汤剂用量在30~50g,量少不效。

《本草从新》云:“肝肾阴亏者不服”,防伤阴也,其实按证佐以育阴之品,则不必顾忌于此。

实验证明,本品有抑制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作用。此外,并有消除尿蛋白作用。


2

急性期,以清利下焦膀胱湿热为常法。

余所用主方为土茯苓、木通、萹蓄、车前、公英、滑石、甘草梢、酒大黄、灯芯草。

治疗时,除利尿外,要用酒大黄,使瘀热下行,从两路驱邪外出,以求及时根治。

其证见有脓球,体温升高,身热者,加用金银花、败酱草之类,以清热解毒,2~3剂可得下热,不必用石膏也。

其有寒热往来,邪犯少阳胆经者,加用柴胡、黄芩治之。

病有反复发作者,除劳累、情志失调外,多为房事不节所致。除渗湿解毒外,原方出入,加用知母、黄柏、山萸肉等。

心火盛者,选用莲子心、菖蒲、远志、柏子仁。


3

临诊时,常见在急性期时用抗生素后,热退症减,但迁延不愈。虽热不显,但湿热尚存,仍以渗湿解毒通利为法,如用苦平之萆薢以佐土茯苓,药量15g以下少效。

慢性者浮肿,气坠下陷,小腹不适,当温运坤土以去湿浊,泻阴火而清浮阳,加芪、柴、升、党、知、柏等。

淋久由腑及脏,证见伤及肾阴或损及肾阳者,当图育阴清化,通阳渗湿,而益肾化浊。于熟地、茯苓、山萸肉之外,前者加知柏、二至、泽泻;后者加用补骨脂、菟丝子、韭子等味。脾肾两虚,自当脾肾两补。

慢性证见面色晄白,气血不充,腹软无力或兼见月事不调,余每用养血化湿之当归芍药散治之。

土茯苓渗湿解毒,通用淋证各期。

另在迁延期、慢性期,适当选用冬瓜仁,一能利水,一能缓解盆腔之郁血,尿涩而小腹不适可用,用量为25g。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9.8。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