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原市简史:松原是个怎样的城市?松原市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

 文山书院 2025-03-26 发布于湖南

松原市,这座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遥远的古代,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本文将详细探讨松原市在各个朝代时期的历史变迁,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

Image

早在公元前22世纪,松原市一带便属于早期肃慎王国的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西汉初期,这里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扶余国。扶余国的都城设在长春,其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扶余国的存在,不仅为松原市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来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松原市东部为濊貊支系夫余人建立的夫余国之一部分,而西部则为古东胡人游牧之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勿吉人灭夫余国,并占有其地。此后,松原市东部成为勿吉七部之一伯咄部(即后来的“伯都讷”)的居地。这一时期的松原市,虽然经历了政权的更迭和民族的交融,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

Image

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松原市东部仍为靺鞨伯咄部居地。到了唐代,松原市成为了渤海国的属地。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灭高丽,置安东都护府统理其地,松原地属安东都护府。此后,渤海国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从属关系,松原市也因此受到了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

Image

辽代时期,松原市分属东京道和上京道。辽初,为巩固北方统治,辽朝在松原地设置长春州。金代则分属上京路和泰州。金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长春州降为长春县,隶属于肇州。这一时期,松原市经历了从辽到金的政权交替,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始终未变,成为了连接东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

Image

元代时,松原市归开原路和泰宁路管辖。随着元朝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张,松原市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明朝时期,松原市成为科尔沁部落的一部分。明王朝在东北建立卫所,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然而,随着明朝的衰落和满清的崛起,松原市再次经历了政权的更迭。

Image

清代是松原市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王朝推行“以满制蒙”的方针,将郭尔罗斯部分为前后二旗。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里处建新城,名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并添设伯都讷副都统专城驻防。此后,随着汉民的迁入和开发的深入,伯都讷地区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嘉庆十五年(1810年),增设民务机构伯都讷厅,明确了其辖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推行“新政”,准许东北设官局,主持各蒙旗出荒,安置难民。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伯都讷升府,更名为新城府,设知府,隶西北路道。这一时期,松原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Image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城府改为新城县。然而,因与河北、山东等省新城县重名,又于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扶余县。此后,扶余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更。1949年5月,划归吉林省管辖。1956年,隶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10月改隶白城专区。1987年11月,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1992年6月,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并设立松原市扶余区(后更名为宁江区)。1995年7月,设立扶余县,辖扶余区的部分行政区域。2013年1月,撤销扶余县,重新设立扶余市(县级),由吉林省直辖、松原市代管。这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反映了松原市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和变革。

Image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松原市不仅经历了政权的更迭和民族的交融,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青山头遗址、大金得胜陀颂碑、塔虎城以及王爷府等,这些历史遗迹都成为了松原市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有力见证。同时,松原市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品,如满族剪纸、蒙古族马头琴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松原市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Image

如今的松原市,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松原市还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日益紧密,松原市作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关键节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此外,松原市还致力于推动油气化工、装备制造、化肥制造以及生物化工等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构建了油气开采、油气化工与农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协同并进的发展蓝图。在农业领域,松原市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被国家认定为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

展望未来,松原市将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同时,松原市也将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力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松原市将以崭新的姿态和宜居的环境,迎接每一位来访者,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繁荣与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