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中药 煎煮服用方法、服药忌口、治疗反应 须知(更新版)

 允峯 2025-03-26 发布于北京

本文对既往文章做了一些修改。

经方的中药煎煮服药方法有许多注意事项,对疗效也有很大影响。本文重点将“煎服法、服药忌口、治疗反应”分享出来,以供大家阅读使用,建议收藏、转发

如有其他问题,可扫文末二维码留言咨询。

一、经方中药汤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1.最好用砂锅瓷锅煎药壶煎药,家用普通 非铝制电饭锅  不锈钢盆 也可以,切忌铜铁铝金属器具。

2.煎药前先用凉水将药材浸泡 半小时 左右 茯苓、茯神 最好先捣碎再浸泡。

3.煎药的水量一般要超过药物 3~5cm,不宜过少。

1一般加水 7,煎出 3杯每杯 150200 毫升)每次喝1杯。 小儿药量适当减少每次服用100  150毫升(一次性纸杯约180毫升

2医嘱1药服2每天3药加水10左右,煎出6 如1药服2每天2药加水7左右,煎出4

3服药后如果自身反应较大,可以咨询医生调整 每次  每天 的服药量。

4.煎药时须大火烧开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 ~ 50分钟。如有烈性偏大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细辛等,须煎煮1小时以上,确保烈性经煎煮而消失。

5.药充分 煎煮 1 次 即可,不需2次煎煮药渣一般可留作泡脚用

6.煎药时发现药汁不足,须及时添开水继续煎煮;不可加凉水,以防变质。如出现糊锅,不可服用。如果药汁过多,就多煮一会。

7.煎好后将药汁澄清过滤出不喝药渣,未用的药液及时密封、冷藏保存。

8.通常按 早饭前、晚饭后 服用前后各半小时,中午随意。特殊情况遵医嘱。

其他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二、服药忌口



常规:大小白菜、绿豆、木耳(此3种蔬菜有解药、影响药效的作用)苋菜、硬水果、生冷、海鲜、油腻、腥辣、臭腐、啤酒。

其他饮食注意事项请参考《患家须知及就医建议 》(点击蓝字可查看)。或遵医嘱。

三、中药的治疗反应



1.因药物与疾病抗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一过性服药反应,或症状加重、改变旧病复发等。反应一般可以受,反应后会较为舒适或无不适,一般在1周左右,或停药后逐渐减轻或消失,整体症状会随之缓解好转,逐渐康复常见如:

(1)服发汗药会汗出增多,遵医嘱盖衣被微出汗并避免各种吹风着凉

(2)一过性的腹泻、便溏多在服药的前几日出现,也是最常见的排湿、泻积反应,或腹泻便溏与便秘交替,或大小便排气增多小便变黄

基本 排便、排气后 感到轻松或舒适或无明显不适

(3口干、想喝水,是因身体恢复开始需要水分不宜过多饮水,解渴即可

(4流涕、喷嚏变多鼻炎、感冒、体寒等患者易出现,是排痰湿反应

(5困倦欲睡或偶有一过性失眠是因身体开始调整“周期节律”

(6)皮肤出疹、发痒、发红起屑或脱屑或现过敏皮肤病出现

(7月经短时间周期变动、血块增多、血色变化,是内分泌节律的调整

(8体重暂时增加肥胖者居多,伴食欲增加),或减少体瘦居多),这是体重的自身调整,吸收和排泄能力的调整有先有后,达到峰值后,会恢复和改善

(9以往得过的疾病、症状再次复发旧病并未完全治愈,被药物发现和对抗

2.服用有 附子、细辛 处方,会因体质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舌、手臂或周身的发麻、发痒、虫爬感,关节冒风感等,为正常现象。如明显不适须遵医嘱调整用量。

3.以上是机体恢复过程中,抵抗和修复能力增加,出现的短时间状态改变反应,出现时无需担心

4.因每个人的体质等不同,如有其他明显不适反应,请与医生沟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服药次数  用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