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医社 2025年02月19日 09:56 河北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原文+白话+解读版)64期有声书珍藏版 扫码下方二维码,立即入群免费领取 “头三神”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甲三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治疗中风及精神、神志疾病的一组常用穴对。笔者在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经杨教授弟子赵百孝博士传授,深知其妙。在临床中以“头三神”为主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将验案及体会总结如下: ![]()
的治疗中风及精神、神志疾病的一组常用穴对。笔者在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经杨教授弟子赵百孝博士传授,深知其妙。在临床中以“头三神”为主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将验案及体会总结如下:
神庭
四神聪 一、偏头痛 董某,女,37岁,工人,4月3日初诊。 患者右侧头部胀痛反复发作三年余,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靠服去痛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曾拍颈椎 X 光片未见异常;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轻度收缩,弹性减退”。昨日因与人争吵诱发左侧头部持续性胀痛,坐卧不宁,口苦咽干,食纳欠佳,照常法服药后无效,遂来我科求治。 查体:神清,痛苦性面容,风池、率谷等穴有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偏头痛(少阳经头痛)。 针灸治疗:主穴取头三神、率谷,配穴取风池、合谷、太冲。
其中,头三神采用连续压式进针法,其它诸穴均平补平泻(下同)。每日1次,每次治疗30分钟,经治20次后,疼痛消失,精神舒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二、癔瘫癔瘖 王某,女,40岁,个体户,10月 20日晚8时就诊。 患者于2小时前与人争吵后突然出现四肢发软,不能站立,口唇蠕动但不能发声,无口吐白沫等,急被家人抬至我院就诊,家属代诉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史。 查体:T36.5℃,P82次/分,R20次、分,Bp16、11kPa, 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呼吸调匀,心肺肝脾正常,四肢软弱,不能随意运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癔瘫癔瘖。 针灸治疗:主穴取头三神、水沟、廉泉;配穴取内关、足三里。
, 更多内容请点击:寸 关 尺 “千人一方、万病同调”。一穴调万病 针治10分钟后,患者即可发音,肢体亦能活动。续留针15分钟取针,基本恢复正常。 三、中风偏瘫 李某,男,49岁,工人,5月18日就诊。 患者于一月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即被家人送往市X医院就诊,头颅CT提示:“内外囊出血(约13ml)”,当时测Bp28/16kPa,经对症处理,生命体征稳定,但仍感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经人介绍来我科求治。 查体:Bp20/12kPa,神清,心肺无异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巴氏征阳性。 诊断:中风偏瘫。 针灸治疗:主穴取头三神、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配穴取风池、太冲。
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治疗一月后左侧肢体肌力已恢复至Ⅳ级。 四、体会 头三神穴对均以其治疗特长而命名: 本神为足少阳胆经穴,首见于《甲乙经》,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主治神志、头项等疾患,如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呕吐涎沫,癫痫,头痛,眩晕,颈项强急,胸胁相引而痛,小儿惊厥等。 神庭为督脉穴,首见于《甲乙经》,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主治头面、目、鼻等疾患,如头痛,头风,寒热,目不能视,目赤,羞明隐涩,鼻衄,鼻渊,疟疾,癫痫等。 四神聪为经外奇穴,首见于《银海精微》,主治神志、头部等疾患,如中风昏迷,半身不遂,惊悸怔忡,不眠,善忘,偏正头痛,头昏头晕,癫狂,惊痫等。
杨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凡头部穴位,百会以前善治神,百会以后善治风。本神、神庭皆位于百会之前,四神聪旁开百会1寸前后左右各一,三者相配,共奏醒神开窍、祛痰熄风之功,为治中风及精神、神志疾病之有效经验穴对,故因此命名为“头三神”。 |
|
来自: bscy306175 >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