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完孩子,下午闲着没事干,想找个日结的零工补贴家用,结果跑遍三个劳务市场都没找到合适的……”这是45岁深圳宝妈李虹鑫曾经的日常。但上个月,她只用了10分钟,就在微信上找到一份离家800米的社区食堂工作,工资日结、不耽误接娃——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附近的工作”的小程序。 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突破2亿,零工经济成为就业“蓄水池”。但信息分散、渠道混乱、虚假招聘等问题,让许多人“跑断腿”也难匹配到合适岗位。如今,这个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上线超2万岗位的小程序,或许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 一、零工经济爆发背后:2亿人的“饭碗焦虑”与平台破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同比增加1600万,其中超60%为零工从业者。外卖骑手、家政保洁、临时导购……这些“碎片化工作”撑起了无数家庭生计,但传统招聘市场却长期存在三大痛点: 1.信息孤岛:线下招工市场、本地公众号、各类APP信息零散,筛选耗时; 2.信任危机:黑中介、虚假薪资承诺屡见不鲜; 3.匹配低效:岗位需求与求职者技能、地理位置错配。 腾讯此次推出的“附近的工作”小程序,直击这些痛点: ·政府背书:所有岗位经人社部门审核,杜绝虚假信息; ·智能匹配:按“距离”“岗位”“地区”一键筛选,10分钟锁定家门口岗位; ·全域覆盖:从北上广深到三四线城市,200余个地市同步更新,餐饮、物流、家政等高需求领域一网打尽。 案例印证:江西九江的外卖员张强发现,搜索“日结+配送员”,系统直接推荐3公里内6个岗位,时薪均高于市场价5元。“以前要加五六个群比价,现在一目了然。” 二、为什么说这是“零工革命”?3大颠覆性优势解析 与传统渠道相比,这款小程序的创新绝非“把线下信息搬到线上”那么简单,其底层逻辑值得深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