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窗,是绝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做的项目之一。比如阳台封窗、阳台落地门、更换窗户等等。 市场上的断桥窗非常多,选择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玻璃自爆、窗户渗水、五金件断裂或生锈等等。 正因为出现这么多问题,使得很多业主都觉得,断桥窗不“香”了。 其实,并非所有断桥窗都会如此,只是有部分厂家为了赚钱,在玻璃、铝材、五金件上使用了较差的材料,从而造成问题的发生。 本期我们一起看看断桥窗里面隐藏的一些“猫腻”,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从而在选择时避开这些“陷阱”。 01 铝材壁厚 选择断桥窗时,铝材壁厚是最容易踩坑的一环,这也是不法商家“猫腻”的地方。 断桥窗的铝材壁厚越大,代表铝窗越结实、牢固,同时价格也越贵,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 一般来说,选择最大的铝材壁厚是1.8厚和2.0厚,基本上能满足所有的住宅需求。 除非住在超高层的房子,因为楼层越高,风就越大,需要铝材的壁厚再大一点,这样才安全和舒适。 那么,“猫腻”出现在哪里呢? 通常是以薄的壁厚充当厚的壁厚,比如客户购买2.0厚的断桥窗,而交付给客户的却是1.8或者1.6厚的。 不法商家就可以从中赚取这部分的差价。 我们签订断桥窗合同后,商家送到现场的铝合金窗框,早已经在工厂拼装好,这里已经看不出铝材壁厚。 因为客户不会要求把铝材割开检查,不法商家就钻了这个空子。 02 玻璃 玻璃是断桥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选择两层中空的多,也有人会选择三层中空玻璃。两者区别在于多一块玻璃和一个隔热腔(两块玻璃之间的位置)。 无论是两层还是三层中空玻璃,其厚度5MM就能满足需求。除非是高楼层的房子,就需要用6MM或8MM厚的玻璃。 那么,商家会在哪里做“猫腻”呢? 相信大家都想到了吧,没错,就是在玻璃的厚度上做“文章”。通过减少玻璃的厚度来赚取更多的钱。 比如你选择的是5MM玻璃,给你的是4MM玻璃;或者把8MM换成6MM厚的玻璃。 还有些商家也会在隔热腔上做“猫腻”,比如你签合同是5+20+5的两层中空玻璃,隔热腔是20MM厚,最后商家给你的是15MM厚的。 更有的商家会用白玻来充当超白玻,不懂的客户一般都看不出来,但只要把两者放在一起就很清晰了,超白玻会更白更明亮。 因此,当玻璃送来现场后,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防止商家偷工减料。 而且还要看玻璃上有没有3C认证和编码,这是国家标准,在品质上有所保障。 03 隔热条 断桥窗想要隔热效果好,选好隔热条和密封条是关键。 市面上的常用的隔热条是PA66(尼龙66),它的韧性、抗氧化、阻燃等方面很好,特别耐用,隔热效果也不错。 通常隔热条上都标识有品牌LOGO和PA66相关的信息。最好要求合同里写明PA66的品牌,避免商家在这里以次充好。 也有些不法商家直接用PVC隔热条代替PA66,PVC的隔热效果和耐用性都很差,而且还不耐高温,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很脆。 因此,我们要查看隔热条上是否相关标识,避免被骗。 04 密封条 密封条在断桥窗中起到密封、隔音、保温等作用。 市场上主流的密封条是EPDM(三元乙丙橡胶)和MVQ(硅橡胶),它在抗腐蚀、抗氧化等方面性能优异,从而被广泛应用。 而有些不法商家则会用PVC密封条代替EPDM或MVQ,PVC的耐用性差,基本上被市场淘汰。 05 五金配件 断桥窗的拉手、铰链、合页、锁块等统称为五金配件,是组成窗户的重要部件。 优质的五金配件,其防盗性能好、开关顺畅,也很耐用,特别是一线品牌的五金配件,但价格也要贵些。 而有些商家则会在品牌上做“猫腻”,比如承诺五金配件用一线品牌,最后给客户的却是杂牌,因为两者的价格相差太大了。 当长时间使用后,五金配件可能就会出现生锈、损坏甚至断裂等现象,让客户蒙受损失。 〖文末结语〗 因为一些商家的“猫腻”,让很多人觉得断桥窗已经不“香”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认准大品牌,虽然价格会稍贵些,但是品质有保障。并非在安装时和安装后到现场查看清楚用料是否跟合同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