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万民英《兰台妙选评注》的命理思想

 土佬之学习 2025-03-30 发布于广东

先哲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网上谈万民英命理思想,研究《三命通会》著述,并且无偿系统公开研究的,相信我是其中之一,而对万公推崇,又忠实的继承其命理思想发扬的,我也主动承担,因为万公著作,是我的枕头书,睡觉之前会看一下,睡醒看一下,开车的时候会想,吃饭的时候也在琢磨,市面上有的学者批评,我会及时的回应,不为其他,因为我以万民英为师之,我还为《三命通会》与《兰台妙选》做过很多修整解读与实践的著述,大多数还没有公开,也讲过一小部分,这些相信是一般爱好者,并不能够理解的事情。

我想我继承的不仅仅是万民英的命理思想,更需要继承的是万公一生为命理探索与“求真”之精神。

很多人一见批评意见,便认为我否定万民英,实则批评是为了更好的发扬。

纵观任何一个时代,一门学科如果需要进步,必须有批评的声音,但是必须“言之有物”,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就像前几天写的《古法论命纲要》书评一样,客观说,我不想写这些,但是我又不可以不写,这样的矛盾,恐怕也没人理解。

我一方面推崇万民英的命理思想,另外一方面也批评万民英的错误地方,请问矛盾不?

万民英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一个主义”,“一个旗杆”,不是僵化的套路,而是鲜活的人,只有将万民英请下神台,我们才能够更清楚的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万民英。

其实万民英也批评徐子平,徐大升,换而言之明清以来的命理家,也有不少批评《三命通会》和《兰台妙选》的,这也是批评。

一个人,一部著作,要经得起批评,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但是批评的前提是足够的了解,惟有了解,才会爱之深,深处才知道是非对错,不惑于其名。

当今谈虚中万公者多矣,知之行之,手到心到者,凤毛麟角,可以与之论名,却不能论实,能够谈是,却不能谈非。

盖大多数学命者,亦众人之见也,不足以论学有所本,三命之妙也。

所谓叶公好龙者,此之谓也。

毋庸置疑,万民英的《三命通会》与《兰台妙选注解》只要命理学还存在,这两本书,都一定是命理学之经典书籍。

但是我们要深思的是,此二书,是不是全部都是正确的,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命理主张是什么,命理思想是什么?

你对万民英足够了解吗?

我相信是没有几个人了解的,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人连万民英的生平都不了解,又有几个人系统读过万公著述?

拼凑一些原文谈是谈非,谁不会?

难的是将这些著述的灵魂给重铸,让这些著述从书本中走出来,今人又有几个有这样的勇气,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万民英,走进真实的万民英命理思想与命理世界?

门都没有走进去,也就忽悠一下外行,在外行面前装内行,见了行家也就老实了。

那么话说到这里,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既不认识万民英,又不清楚命理学的发展演变脉络,对禄命法不了解,又不了解子平法,不清楚万民英为什么而写通会,注兰台,又谈什么继承?所以批评,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本文将万民英的《兰台妙选》集中体现其命理思想的地方整理而出,供同好参考。

至于万公错误的地方解读等等,以后会有单独的文章,系统的,集中的讨论其中的著述,提供个人意见,给予参考。

一:万民英注解《兰台妙选》摘录

原文(1):序文节选

今士大夫喜谈命,皆子平,五星,不及《兰台妙选》,间有一二谈者,又取用执泥,识见未融。

德清按:

万民英1522年生人,《兰台妙选》注解成书于隆庆二年,即1568年,其时万民英已经隐居不仕,46岁之时。

讲当时的士大夫,论命皆是子平与五星,不及兰台,其实兰台就是三命,可见式微。

徐大升作《渊源》于1254年,也就是说三百年时间,市面已经风行子平,很少论三命,万民英认为世间识兰台之人少,又识见未融,可见三命学说已经式微。

原文(2):序文节选

《妙选》诸格其立名巧,其造意微,其论理精,中间取用变化,上参天,下法地,中贯人,远极象数,近取物理,又岂外阴阳五行而凿空杜撰,以立名哉?

财官印绶,旺相休囚,生克制化,亦自在其中矣,况论格局不论财官,亦子平理也。

德清按:

万公认为,兰台诸格,不外乎阴阳五行。

而且与子平的论财官,取格局是相同的。

这里可看出,其以子平论命为主的命理思想。

原文(3):看格局凡例节选

兰台之法与子平不同,兰台以年,子平以日,古法用年,从兰台为正。

格局架空悬虚,不若子平论财官印绶,旺相休囚,生克制化,其理切实。

德清按:

以上可看出,万民英尤其重视子平。

提倡兰台合参,其实是以子平法为主,兰台法为辅。

原文(4):人禀三命注解节选

虽然格局之说架空悬虚,包括广远,中间不论财官之有无,不论主本之强弱,不论岁运之向背,只以某干支见某干支,某花甲遇某花甲,某象数合某象数,或者不能无失,故子平之法,徐居易尤得其实也。

德清按:

此处可看出,万民英对于兰台格局说,也是认为“架空悬虚”,“不能无失”。

认为论命,以财官为主,又要看主本强弱,岁运向背,以子平法为主。

德清认为此处万老的讲法不完全准确,兰台确实是有某组合的断语,但是树立起这个格局或者组合的前置条件是非常多的,观者自行取舍,不作评判。

原文(5):马化龙驹注解节选

如一巨盗反狱打死:

戊戊戊丙

午午午辰

火火火土

一凶徒:

丁丙己戊

巳午未辰

土水火木

二命亦合二格。(马化龙,蛇化龙为凶命。)

一则火土太燥,又犯阳刃倒戈,物极必反。

一则丙丁,戊己,辰巳,午未。

火土各成党太盛,有失中和,杀嫂极刑,与戊午同,安可例论。

德清按:

此处是举两个凶命例子,反证《兰台妙选》的理论并非完全准确的。

实则这些例子,再举例1万个都没有统计意义,某个年支见某个日时干就是蛇马龙之类的,这是“二字”论命。

看看他这里用的“子平法”,其实并不是传统的子平格局法。

而是提到“太燥”,“没有中和”。

原文(6):马化龙驹注解节选

学者本之子平以求其要,考之玉湖胎数以溯其源,参之兰台以通其变,而又推之五星以尽其繁,则权度在我,而天下之长短轻重莫遁其情矣。

德清按:

此处明确提出以子平为本的合参论命方法。

玉湖胎数是源,兰台是变,五星是繁,三样都是辅助子平为本而合参。

这里的合参论命,可见知识面与掌握的术数门类要求是极高的,所以曲高和寡,倒也正常。

原文(7):兔入月宫注解案例节选

又如一命:

辛庚戊己

卯寅申未

木木土火

正合格,反极愚凶死。

乃亡劫二煞,阳刃伤官,煞官混杂为害,所以不同,观者勿拘泥。

德清按:

万民英认为卯年己未时就是兔入月宫格。

但是又举反例证明格局不验。

不验证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1:年卯木,以寅为亡神,申为劫煞,所以称“亡劫二煞”。

2:戊土阳刃在午,时上见己也是阳刃,此处是日干起,干见庚辛为伤官,故称阳刃伤官。

3:寅中有甲为七杀,卯中有乙为正官,年月见寅卯,所以是官杀混杂。

因为以上3个情况,就不是“兔入月宫”。

如果格局也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非常清楚,都有哪些影响影响,怎么样区分轻重旺衰大小?

这个格局到底是不是1支1柱就是?

值得读者思考!!!

原文(8):水绕花堤注解节选

如一宦家仆:

丙戊戊甲

子戌戌寅

水木木水

正合此格而贱,就以子平论。

时上偏官亦可,如何为人仆?

此又当以父母根基论,或时传有差,不敢执定。

意巨室之仆,其享用富贵尤胜中人之家,故其命传焉。

德清按:

此处万民英认为这个八字纳音两水两木就是“水绕花堤格”,所以应该是好命。

但是却是贱命,子平时上偏官也可以,为什么是奴仆?

可能需要看父母出身,可能是时间不对,而且富贵人家的奴仆也还好~~~

观者自行取舍。

原文(9):龙跃天门注解案例

如一吏为星士:

壬壬癸壬

辰子亥子

水木水木

正合格而贫,岂非子平建禄之说,乃财官死绝无可取之谓乎?

德清按:

这里又是讲辰见亥就是“龙跃天门”,这个八字不合格,是因为子平建禄格,财官无气。

原文(10):金马嘶风

又如乙巳辛巳庚午辛巳,壬子丙午甲午己巳,丙午丙申壬申乙巳。

壬申为金马,然前二命平常,后一命贫贱。

贫贱者,财印混杂,时逢破碎煞,原无取用。

二平常,一则火旺金衰而无水制,一则木向南奔,烟灭灰飞,宜乎不同。

德清按:

万民英定义的金马嘶风,也是这些年时两柱的组合,整个兰台都是这种注解讨论,把四柱,甚至五柱论命,窄化成2柱,2支论命,非常机械无比。

这里3例,又是讲合兰台格局,但是不合子平法,但是其讲神煞,又火旺水衰,火多木焚之类,其实不完全是子平法。

原文(11):争斗降伏案例解读

傅镇都堂命:

辛庚辛辛

酉寅未卯

木木土木

三木克日干土,然土坐未为自旺。

三木自受金克,辛遇寅为贵神之地,所以主大贵。

德清按:

本处争斗降伏,可见逻辑混乱,毫无章法可言,先将其整理一下:

(1):年月时纳音三木克日柱纳音土。

(2):辛未土在未支,称为自旺。

(3):天干的3个庚辛金,克3个纳音木。

(4):年干辛金见寅是天乙贵人,所以大贵。

这个论命大家看看,有没有参考学习意义。

原文(12):攀龙附凤举例

又如郑丞相:

乙庚乙庚辛

酉辰酉辰未

水金水金土

此命正犯紫暗大煞,如何贵为丞相?

殊不知干支俱合,化纯金之象。

又两干不杂,胎生元贵。

所谓格局高,五行纯,此等神煞不必论可也。

德清按:

乙羊刃辰,庚羊刃酉,乙酉庚辰为天地德合,却为交互羊刃,故讲“紫暗大煞”。

但是这个八字四柱纯粹,化气真金,所以可以不论神煞。

原文(13):攀龙附凤举例

李侍郎:乙酉乙酉乙酉庚辰

一贫命:庚辰乙酉乙酉乙酉

二命皆合注【乙酉见庚辰,庚辰见乙酉】。

然乙酉水命,庚辰金命。

水生八月则清,金生八月大旺,别无财官可取,纵论破午冲卯同。

年庚辰乙酉不同,一生进,一生出。

一辰见三酉为咸池煞,三酉见一辰为群鸡报晓,凤凰恋禄格,细推之大不同。

德清按:

此处万民英分析贫命,以子平正格先论,然后是外格也飞不出财官,又犯三座桃花,纳音上生下泄气。

但是在《应天歌》煞居于身后处,有个例子为丞相命:庚戌乙酉乙酉乙酉,一字之差。

只能说掌握的理论多,通变多,怎么样解析都是可以的。

原文(14):拔茅连茹举例

黄懋官侍郎:

丙戊庚丙

子戌戌子

水木金水

天干夹丁己,地支拱亡神,故死于乱。

郑尚书:

庚壬戊甲

寅午寅寅

木木土水

天干夹己辛癸,地支三寅暗冲禄马。

孙忠烈公:

庚戊甲丙

辰子辰寅

天干夹乙丁己,地支夹丑卯。

德清按:

这里是将天干地支只要是隔位的,单独的干和支皆可以夹出,就论贵格。

郑尚书命,用子平外格取财官思维,但是冲出来的申,又是年命庚寅的禄马。

原文(15):魁星指南举例

汤日新通政:

甲辛己庚

戌未酉午

火土土土

以年时论,马在申。

以日时论,贵禄亦在申。

地支午未酉戌双夹。

德清按:

此处用法也很好理解,只是到底能不能这样取,是打问号的。

甲戌年命,以申为驿马,原局并没有。

己土日元,以申为贵人,原局没有。

后面以戌酉与午未夹申,为年马日贵。

问题是地支那么多合,会夹申吗?

二:《三命通会》摘录部分

原文(1):序文节选

其说肇于珞琭子,衍于李虚中,盛于徐居易。

仅能诵《渊源》,《渊海》等书,便谓知命,及询古人论命之所以然,茫然无以应之。

乃知古人推命,论纳音,论干支,论格局,论财官,论禄马,论神煞,取用变化,要皆有至理寓焉。

德清按:

通会作于1578年,这里明确命理学盛于“徐居易”,也就是子平法。

其中尤著名的是《渊源》和《渊海》两书,但是万民英后面提到的观点,皆是合参的命理思想。

原文(2):对《应天歌》神煞评价

右十二宫神杀,古人所重。

然必以主本旺相休囚,五行生克制化,本之以财官印食,参之以贵人禄马,然后看神杀轻重,较量可也。

若专论神杀,则诬矣。

故取《应天歌》,以为《三命》之一助云。

德清按:

以上明确论命先看主本旺衰,次看五行生克制化,然后看财官印食,然后禄马贵人,最后才是神煞轻重,乃典型的禄命子平合参思路,故《三命通会》两个论命系统并用。

原文(3):《三命通会》跋节选

今传《渊源》,《渊海》等书,有专以纳音论者,有专以纳音取象论者,有专以五行论者,有专以禄马论者,有专以神煞论者,有专以格局论者,有专以化气论者,有专以财官,印绶,食伤,羊刃论者,虽所见不同,其理则一。

要在人博观详求,通会达变,以徐子平之说为主,而兼尽诸家之长可也。

德清按:

以上明确其书为什么名字为三命,通会也。

三命,无论是李虚中的干禄支命纳音身,还是徐子平的天元地元人元之论。

重点是“通会”两字,希望读此书的人,以徐子平的子平法论命为主,然后取诸家之长而参之,这样论命才可以“通会识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命通会》一书,可以分为子平法与其他论命方法,以子平法为主,其他论命方法为辅,无论这个方法是神煞,化气,纳音,禄马等等,皆有理,但是需要以子平法为主,万民英与同时期的命理家其实大体上是统一的,就是当时运用子平法论命,已经是世所共识,万民英也不例外,有别于诸家的是,认为子平法以外,还有一些方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通会达变,合参论命”的。

包括明朝同时期的大多数命理家,无论是醉醒子,玄虚子,华善继,万祺,张楠还是《玉井奥诀》等等传递的命理思想,整体上来说,皆是以子平法为体。

而且诸家其实都有禄命法的素养,只是份额,越来越少而已,所以禄命法不是断层,是逐渐淡出主流命理界的。

小结:

通过《兰台妙选》与《三命通会》部分著述,整体上可以看出,万民英的命理思想。

核心是以“通会达变,合参论命”为基调。

但是合参论命,是以子平法为主体,其余的格局,兰台,神煞,纳音等等论法皆是围绕着子平法来论的。

所以万民英注解的《兰台妙选》,整体上来说,禄命素养确实有,但是也确实有很多商酌的地方,比如将每一句都当成一个格局,又或者某个组合之类的,但是在实际的补充案例分析上,用法显的很混乱,通变比较多,不合格的因素影响比较多,没有一个界定标准与使用说明书,很多“不合格”的八字,基本都是用子平法来解析,或者脱离这个格局,寻找一些凶煞恶煞,或者五行偏枯,或者无气之类。

如果兰台赋文是这样的意思,那么就学好子平法足矣,先用子平法分析,然后神煞,纳音,最后才是兰台格局,因为符合兰台格局未必贵,不符合兰台格局未必不贵,合子平的兰台格局多贵,不合子平的格局未必为贵,还是以子平法为主,只是用兰台格局提供多一个参考视角而已。

所以在兰台,赋文没有体现大运流年的介绍,万公也没有将其延伸,可以说兰台的注解最大的贡献是肯定兰台法的价值,其次收录很多真实案例,但是不足之处也明显,过分强调兰台的“格局悬空,华而不实”,注解上是一句一句的解读,没有提起全篇赋文系统疏通盘活,系统归纳运用的高度,所以虽然万民英注解兰台,但是后世通过此书懂兰台的,懂禄命的,至今未见,自吹自擂者不算。

这种命学思想,在对《应天歌》神煞的评价上也可以体现出来,称其为“三命之一助云”,再通俗的说,将《应天歌》的神煞论命是当作子平法的帮助或者辅助使用的。

所以如果需要明白万民英的命理学思想,一方面需要系统研读,其次必须精通子平,有条件再学习禄命,两者基础再看兰台,兰台虽然早出通会十年,但是知识面与案例与分析皆非常丰富,只是没有禄命素养,看此书,也只能唯注解家是从,那么万民英虽然通读过《五行精纪》,《三车一览》,《三命消息赋》,《应天歌》,《兰台妙选》等等之类禄命古籍,并且还延伸出很多格局与知识,通会也收录很多,但是在万民英心目中,还是以子平法为体的。

最后我们研究禄命法的朋友来看万公的著述与注解,案例分析这些,是否完全理解?是全部正确,还是有对有错,是对多错少,还是错少对多,还是全对,还是全错?

这些值得每位读者好好思考,不要带有偏见的讲是或非,而是认真研究,有自身的观点看法,不惑于前贤后贤,才有意义。

命理学是需要前进还是倒退?

要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追根溯源,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研究与归纳了没有?

对不同时期,不同命理家,不同命理思想的理解深度如何,有没有走进深水区了?

还是说每天依然在寻找祖传神功,西门吹雪,无脑站队,是站在门口讨论里头的是是非非,还是走进去勇敢的面对?

是避虚向实,还是避实向虚?

万民英只是一个代表,真正的命理学者,不仅需要研究万民英,给予评判,不同时代的命理思想,命理家,命理技法,演变脉络等等,皆需要一视同仁,我们不要造神,而是心平气和的与一位人的命理家做朋友,交换意见,岂不美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