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张大爷在家突然晕倒,家人急忙拨打 120 送往医院。在急救车上,家属焦急地询问医生:“我爸这是脑出血还是脑溢血啊?这俩到底有啥不一样?” 相信不少朋友也和张大爷的家人一样,对脑出血和脑溢血傻傻分不清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两种病。 名字不同,实则一家 其实啊,脑出血和脑溢血压根就是同一个 “人” ,只不过一个是医学上的正式大名,一个是咱老百姓口头上亲切的小名。脑出血,听着就很专业,它是医学术语,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跑到脑实质里,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而脑溢血呢,是民间通俗易懂的叫法 ,大家听到 “脑溢血”,就知道是脑袋里血管破了、出血了。就好比 “土豆” 和 “马铃薯”,称呼不同,说的可都是同一种食材。 发病的幕后黑手 脑出血可不是无缘无故就找上门的,它背后有不少 “黑手” 在捣鬼。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就像一个野蛮的大力士,持续冲击着原本脆弱的脑血管壁,让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又薄又脆。时间一长,在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血管就像老化的水管一样,“砰” 地一下破裂,血液喷涌而出,引发脑出血 。据统计,约 70% 的脑出血都是由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这个数据可不容小觑。 除了高血压,脑血管畸形也是个 “危险分子”。脑血管畸形的人,血管天生就长得歪歪扭扭、杂乱无章,就像一团乱麻,血流在里面横冲直撞,很容易把血管壁冲破,导致出血。还有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多见于老年人,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不断沉积,让血管变得脆弱不堪,轻轻一 “碰” 就可能出血。另外,像血液病、脑肿瘤、抗凝或溶栓治疗不当等,也都可能成为脑出血的导火索 。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脑出血起病非常突然,在发病后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病情就会迅速达到高峰 。而身体在这危急时刻,也会发出强烈的求救信号 。 头痛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这种头痛往往是突然爆发,疼痛程度异常剧烈,就像有一把大锤子在狠狠敲击脑袋,让人难以忍受 。呕吐也很常见,多为喷射性呕吐,这可不是普通的肠胃不适引起的,而是因为脑出血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了呕吐中枢。 肢体瘫痪也很常见,患者可能突然感觉一侧身体不听使唤,胳膊抬不起来,腿也迈不动步,严重的直接瘫倒在地。意识障碍也不容忽视,轻者可能只是变得嗜睡、反应迟钝,重者则会迅速陷入昏迷,怎么叫都叫不醒。言语不清也是典型症状,患者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旁人根本听不懂 。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紧密相关。比如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常常会引起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要是出血点在脑干这个 “生命中枢”,哪怕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迅速危及生命;而小脑出血呢,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行走不稳、共济失调 。如果出血量较少,症状可能相对轻微,只是偶尔头痛、头晕、肢体有点无力。但要是出血量较大,那就非常危险了,可能出现严重的偏瘫、昏迷、大小便失禁,在短时间内就夺走患者的生命 。 争分夺秒的救治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脑出血的症状,必须争分夺秒,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早一分钟得到救治,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到了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基础,当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时,医生会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剂,这些药物就像 “吸水海绵”,能迅速把脑内多余的水分吸走,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防止脑疝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发生 。 止血药物也会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像氨基己酸、止血环酸等,不过这类药物有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得谨慎使用 。还有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奥拉西坦,它能帮助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要是病情严重,手术治疗往往必不可少。对于出血量较大、导致脑中线结构明显移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除骨瓣后,彻底清除血肿并止血,给脑组织腾出空间,缓解压迫 。这种手术创伤较大,现在用得相对少了 。 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则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颞叶出血、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 ,它的创伤较小,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血,减压也可能不太彻底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比较安全,适用于大部分脑出血患者,通过精确的定位,把血肿引流出来 。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也很受欢迎,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也少,不过不太适合脑组织深部大出血的患者 。 防患于未然 脑出血如此凶险,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在生活习惯上,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让血管变得脆弱,大大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 。还要合理饮食,少吃那些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血管的 “清洁工”,能帮我们清理血管垃圾,让血管保持畅通 。规律作息也很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别熬夜,熬夜会让身体内分泌失调,血压升高,给脑出血可乘之机 。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血管弹性 。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以及有脑出血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把这些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千万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还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悲、过度激动,情绪的剧烈波动,很容易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引发脑出血 。 脑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积极预防,就能降低发病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体 。如果对脑出血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 总结与呼吁 脑出血和脑溢血其实就是同一种疾病,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它们发病突然,病情凶险,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多了解相关知识,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发病风险 。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了解脑出血,一起守护我们的健康 。别忘了,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拥抱美好的生活 ! |
|
来自: ghbv1pzkuxt87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