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歌》是明代唐寅(唐伯虎)所作。唐寅生活在明朝中期,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皆精。然而,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曾参加科举考试,本有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但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仕途受挫。这使得他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有了深刻的感受。他的思想后期受明代心学思潮的一定影响,而心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唐寅在这种思潮的熏染下,对功名利禄等传统观念有了自己的看法,《一世歌》就体现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世人追逐名利现象的批判。 ![]()
![]() 这首歌写尽了人生,言浅意深。其作者是明代中叶大才子唐寅,即唐伯虎。他的诗作深入浅出,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唐伯虎才气过人,但一生相当坎坷,从未点过秋香,日子过得很艰辛。但正因为长期失意,才对人生有了深切的思考,作品才得以能超越时空,成了不老的传奇。 一生很短,不过三万日夜; 一年很短,不过春夏秋冬; 一天很短,不过白天与黑夜。 读唐寅的诗你会发现不论时间如何辗转,不论花谢花开,他始终是那个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的洒脱公子。 人的一生,他用一世歌简短概括,犀利却又真实。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都埋在荒草里啊,而这草里经历春秋冬夏又有何人会来呢? 人生海海,不过尔尔,终究归于尘土。 赤条条的来,化作一缕尘埃散落,中间所有的光阴都是赚到的幸福,让自己快乐,便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释义: 这句诗意味着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前半生因为年幼无知,后半生因为年老体衰,真正能够用来做事和享受的时间并不多。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还要面对各种困难和烦恼。 心得感悟: 品味这两句诗句,便会深刻意识到,人生确实如一场短暂的旅程,幼年时的懵懂无知,让我们在成长中摸索前行;老年时的体弱多病,又使我们行动受限,只能回味往昔。 而夹在中间的青壮年时期,看似漫长,实则在诸多琐事与烦恼的消磨下,也变得极为有限。 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当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不要被无谓的烦恼所困扰。 生活的真谛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充实和享受这个过程。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释义: 在花前月下的美好时光中,应当尽情高歌,畅饮美酒。世界上的财富是赚不完的,官位也是做不完的。这句诗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和权力,而忽视了享受生活的美好。 心得感悟: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陷入了对物质和名利的盲目追逐之中。我们总是看到周围的人拼命地工作赚钱,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而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健康乃至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仿佛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钱财,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一味地追求钱财的积累,不断地给自己设定更高的赚钱目标时,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可能会在忙碌的赚钱过程中,错过许多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知足的含义,不被物欲所蒙蔽,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 提到唐伯虎,我们会想到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想到“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佳句,还会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联系一处。然而,历史上的唐伯虎少年得志,却连遭亲人离世的打击,悲痛中科考夺冠却因舞弊案前程尽毁,紧接着又遭婚姻失败。人到中年作《桃花庵歌》,字里行间尽是历经沧桑的悲凉与看破红尘的感慨。 唐寅(唐伯虎)一世风流,谁人不知。他不只点秋香,还有桃花酒。但是风流不假,失意也真。自古至今,官场失意,便都会以酒为伴。唐伯虎亦然。
唐寅此诗,语言平易,表意直白,却是他的诗作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众所周知,唐寅是大才子,只是心高气傲,不附权贵。他潜心作画,晚年生活贫困,但最终成为名画家。唐伯虎之名至今家喻户晓。他的这首诗看似狂放,其实吐露出困苦中的坚强。 《桃花庵歌》表达了唐寅深刻的人生哲学。无论身处何种窘境,都要保持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尤其是“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两句直抒胸臆,写尽了唐寅的一身傲骨。世人趋炎附势,庸碌一生,却看不透功名富贵其实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这世间至善至纯,尽在我灵台方寸之地;小小的桃花庵,犹如展开的画扇,尺幅之间,自有广阔的天地。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坎坷崎岖的悲凉人生,或许是个人的不幸,却也是诗人、画家的幸运。丰富的生命体验,方能酿就醇厚的艺术造诣。投迹世间走一遭,一切或悲或喜的经历,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唐寅的诗作还是画作,都蕴含着他坚强自洽的人生态度:命运以痛吻我,我却仍愿去发现美、创造美。和史上最惨落榜生唐寅相比,你我今日于考场或人生中的小小失利,又算的上什么呢?穿越千年去看此刻的我执,在那一瞬间,命运赋予的沉重,仿佛变得轻盈。
|
|
来自: 新用户9388299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