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是我的梦想,希望走遍各地,浏览山海风光,体验风土人情,品尝风味美食,记录旅行点滴。
2025年02月25日,星期二。离开宜章县县城,继续沿国道107线北行,导航前往郴州市区。很快进入郴州市苏仙区境内,国道107线就是标准的双车道。 ![]() 有N年历史的老国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树木高大、繁盛。 ![]() 看地图国道107线经过郴州西站,导航前往。 ![]() 郴州西站为京广高速铁路中间站,始建于2007年5月,2009年12月26日投用运营。拥有站房面积1.9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6线。 ![]() 站前广场街景。 ![]() 雕塑和节庆彩灯。 ![]() 车站周边都是新规划建设的小区等高楼大厦,中午在小区路边停车位驻车休息,还被贴个收费条子。从网上看到,类似的收费条子,可以不鸟,开车走人就是了。 ![]() ![]() 离开郴州西站,导航前往郴州市政府,进入城区,车多、人多,停车位难寻,自西南向东北,横穿郴州市区。 ![]() 离开郴州市区,计划导航前往资兴市。 ![]() 途径许家洞镇,路北侧有康养中心,停车观景。 ![]() 许家洞镇位于苏仙区北部,东接五里牌镇,西邻桂阳县东城乡,南靠洋市镇。镇域面积198.48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许家洞村。 ![]() 顺路前行,寻找合适的驻车休息的地方,偶遇711小镇,镇口恰好有停车场驻车休息。 ![]() 2025年02月25日,星期二。郴州711小镇,拍照打卡,我的大白里程表数字为134418公里。 ![]() 驻车休息的地方,紧邻京广铁路线,白天没感觉出来闹,晚上过往的火车动静,影响还是蛮大的。 ![]() “711时光小镇”是711矿旧址翻新后的名称,位于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 ![]() 郴州苏仙区红色景点介绍。 ![]() 步行进入711小镇观光。 ![]()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华湘社区。 1958年5月,中央批准在湖南郴县许家洞建设“郴县铀矿”。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也是中国最大的铀矿之一。 ![]() 走进七一一时光小镇,红墙瓦房,绿树环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理发店、照相馆、邮局、零食铺环绕坐落,商店门口角色扮演的演员,供销社里琳琅满目的怀旧零食、玩具,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 小镇保存了大片完好的红砖瓦房,经过修缮后,既保留了原有特色又焕发新貌。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 711矿是我国最早发现、勘探、建设的大型铀矿,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为“两弹一艇”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 1958年,中国为了制造原子弹,在湖南郴州布局了第一批核工业“五厂三矿”,其中711矿是第一个重要铀矿。矿区建设艰苦,但为中国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铀矿石。在矿区辉煌时期,有近2万人为核工业默默奉献,但也有许多人牺牲,留下一片英雄的背后无名墓。随着国家重心转移,711矿在80年代初陷入困境,1994年停产,2003年正式关闭。 湖南郴州的金银寨,曾是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的安营之地。1958年,中苏专家首批抵达郴州,紧接着一批又一批技术人员从五湖四海赶来,开始了理想与残酷并存的建设。 矿区后来改制为郴州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如今以“711时光小镇”展现新颜,成为核工业发展的见证。 ![]() 711矿是保密单位,矿区常年驻扎一个连的解放军。这座“地下核城”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铀矿石,同时在后来其他矿、厂的建设过程中,贡献了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当时的711矿,不仅是郴州的“宝贝疙瘩”,也是国家核力量的关键原料基地。 ![]() 曾经在地图上找寻不到的神秘代号,如今通过导航就能轻松抵达。711矿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见证,现今,她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打破了原本的神秘面纱。711矿生活区成为“711时光小镇”,迎来送往之间,人们开始记住她的名字。 711时光小镇不仅是地下核城的见证者,更是湖南核工业的活化石。通过711时光小镇,我们得以一窥当年核工业的辉煌时刻,感受那些为国家核事业默默奉献的英雄们的坚韧和勇敢。 ![]()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是以铀矿石开采为目的,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建筑物群。生产部分包括以矿石开采、拣选、运输为流程的一系列建筑物,如矿井、铁路矿仓、预选厂、运输队等,以及苏式办公楼、专家楼、实验室等辅助办公用房。生活部分包括俱乐部、招待所、职工宿舍、影球场、子弟学校、医院等建筑与设施,大部分建筑物为苏式(苏联)风格,并沿用至今、保存较好。 ![]()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不仅代表着历史,更象征着核工业人的“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是铀矿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国铀矿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铀矿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 2019年10月,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新建的旅游设施--路标。 ![]() ![]() 生活区的公用设施,过去的国企,一般都是吃喝拉撒睡啥都管的独立小社会,公检法、医院、学校、邮电局、幼儿园、商店、宾馆等等,样样俱全。本人也曾是国企的一员,工作的单位和职工生活区,也是一样的独立小社会。 ![]() 生活区的公用设施--俱乐部、冰棍厂等。 ![]() 711矿矿史陈列馆,全面了解711矿的建设、生产等细节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 ![]() 711矿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也是中国最大的铀矿之一。711矿是新中国铀矿工业史的一个缩影,更被原二机部部长刘杰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是以铀矿石开采为目的,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建筑物群。生产部分包括以矿石开采、拣选、运输为流程的一系列建筑物,如矿井、铁路矿仓、预选厂、运输队等,以及苏式办公楼、专家楼、实验室等辅助办公用房;生活部分包括俱乐部、招待所、职工宿舍、影球场、子弟学校、医院等建筑与设施,大部分建筑物为苏式(苏联)风格,并沿用至今、保存较好。 ![]() 711矿的生产设施部分,位于生活区的南侧,与生活区一路之隔。 这个大院应当是711矿的厂部办公的地方。 ![]() 抓革命促生产等标语,估计是为了旅游设置的。 ![]() ![]() ![]() 国企往往有支援兄弟企业的习惯,包括人财物等各个方面,本人所在的国企,在2000年前也是一样的。 ![]() 进出711矿的主要道路和711矿的大门牌坊。 ![]() 整个711矿的全景图,左侧是生活区,右侧是生产区。 ![]() ![]() ![]() 2025年02月26日,星期三。离开711时光小镇,导航前往资兴市。 ![]() 途径前往资兴市的岔路口,感觉去往资兴市有点绕远,急于北返,决定继续沿路北行。 ![]() 进入郴州市永兴县境内,号称“中国银都”。 ![]() 永兴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北陲,地域狭长形似蚕,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10.8至56千米。县境北接耒阳市,南连苏仙区,东北、东南、西南依次与安仁、资兴、桂阳三县毗邻。 县域总面积为1979.4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10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便江街道。 ![]()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属江南道桂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安陵县为高亭县,属江南西道郴州桂阳郡。宋熙宁六年(1073年),按郴州太守李士燮建议改高亭县为永兴县,隶属荆湖南路郴州军。 ![]() 途经东江,下游的东江湖的晨雾非常有名。 耒水,古江河名,是湘江最长的支流,春秋战国时期称雷水,汉朝之后称耒水。 现代汝城段称浙水,至程江口称东江,东江与程江汇合于永兴而称便江,在永兴县塘门口镇接西河(古名桂江)之后叫耒水,北流至衡南县、衡阳市耒河口汇入湘江。 耒水流经汝城县、资兴市、郴州市苏仙区、永兴县、耒阳市、衡南县,至衡阳市珠晖区下游5公里汇入湘江。干流全长453公里,流域总面积11905平方公里。其中郴州境内河长234.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8929平方公里,共有支流192条,其主要支流有沤江、浙水、资兴江、郴江、程河、西河、淝江等。 ![]() 继续北行,导航前往永兴县。 ![]() 进入永兴县县城。 ![]() 顺路北行,穿城而过,看看永兴县街景。 ![]() ![]() ![]() ![]() ![]() ![]() ![]() ![]() ![]() 离开永兴县县城,继续北行,导航前往安仁县。 ![]() 国道240线,保定—台山公路,简称“保台线”,编号:G240,是连接河北省保定市、广东省江门市的一条普通国道,途经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级行政区,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线路之一。 感觉是后规划的国道线路,与我的北行路线一致。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