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浪漫时光

 最爱那抹书香 2025-04-11 发布于陕西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亲关系老是不和谐。两人总喜欢吵架,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但过后却也相安无事。总体上来看,父母亲的一生是相互依靠,相依为命的一生。

1 捉 “贼”

那时候还在老屋住,大屋子连着对檐厦房,中间留一天井,窄而深的庭院里光线老是昏暗。犹其到了傍晚,大门外光线通明,房间内已黑暗一片。

一天傍晚,我们正在门口玩耍,突然听到母亲一声惊呼:“快来!家里进贼了!”

我和姐连忙跑进老屋,来到母亲身边。那时我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姐比我大两岁。母亲一手提着木棍,一手举着点燃的蜡烛,惊慌地样子,十分吓人!母亲让姐举着蜡烛跟着她一同进厦屋。走近炕沿,顺着蜡烛微弱的光,我隐隐约约看到炕上躺着一个人,正盖着被子睡觉呢!“谁?!起来!”母亲双手高高举起木棍,带着颤抖的声音,高声喊道,准备反击的样子,十分吓人!“我!怎么啦!”噢,原来是父亲躺在炕上睡觉哩!父亲猛的翻开被子坐起身来。“还是你,吓死我了!”母亲一下子平静了,温和地言道:“你什么时候回家的?怎么不给我打声招呼呢?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家里进贼了哩!”。“我下午没课,早早回家的。进门后,见家里没人,困了,我就上炕睡觉了”,父亲笑着说道。原来是父亲导演的一场“恶作剧”虚惊一场!父亲是教师,平时不苟言笑的,没想到,他还与母亲开玩笑呢!

2 看电影

一九八二/三年吧,那年我们已经搬进新家。在父母亲的努力下,我家拆掉老屋,在新庄基地上盖了一座大房子。乔迁新居,一家人自然高兴不已。

一天下午,大概是个周末吧,父亲对母亲说:晚上,苏村放映电影,宽银幕彩色电影《少林寺》,咱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吧!

平日里,父母亲忙忙碌碌,父亲整天在学校教书,母亲天天忙完地里活,再忙家里活,哪里有空闲时间看电影呢!那时,看电影,真是一件浪漫的事。村里一两个月放映一次露天电影,我们小孩价,逢影必看,看一部电影,就像享受了一次大餐般高兴!对于大人来说,看一场电影,也是一种娱乐,一种精神享受,一种忙里偷闲吧。但是,为了生活,大人们往往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今,父亲邀请母亲一同去看电影,真是稀罕的事!百忙中的母亲居然也爽快答应了父亲的邀请!大概的原因,是母亲看宽银幕电影机会很少吧?抑或是《少林寺》这部电影很有名气吧!?当时,这部影片确实名声大燥,哄动一时啊!

晚上,一轮明月照大地,地面银色一片。父母带着我们,跟随看电影的人流,缓缓步入放映电影的苏村村剧场内。

但见宽大的银幕前人山人海,好是热闹,好是壮观!

那天晚上的影片的确好看,电影内容引人入胜!

时过境迁,至今,电影《少林寺》插曲令我依然难忘!记忆犹昨。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

小溪水潺潺

坡上

清清草

野果香

山花俏

狗儿跳

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

……

3 夜里劳动

生活是艰苦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艰苦里,我们顽强拼搏,创造幸福生活!苦难的生活中,乐观着过,苦中作乐,不亦乐呼!?

那时候,我家种了七八亩地,秋季是一年里最忙的季节。先把六七亩玉米掰了,用架子车拉回家。再把一二亩棉花连杆拔出,湿的,用架子车拉回家,晒在门外的场地上。接着马不停蹄,清理田地荒草和杂物,翻地犁地,整地造垄,最后播种上小麦。我们一家人,在父母的带领下,忙了地里忙家里。不忙不行啊!秋收秋耕秋种,连台戏,一出接着一出唱,不敢松火!活儿赶在一起了,比夏收还忙张!夏收虽然也很忙,龙口夺食。但是,夏收活儿不比秋季这般繁杂。夏收只有收麦和种玉米这主要的两样活儿,时间紧而短。秋季活儿多而杂,时间长,活路重,所以秋季最忙人,最劳人!而且,当时农业还没机械化,许多活儿全靠人力或蓄力来完成,不干不行啊!

白天忙地里。晚上,回家了,吃罢饭后稍作歇息后,一家人又要干活了。

院子里带皮玉米堆积如山,必须尽快拨皮后架起来,否则,玉米堆在一起,遇雨便会霉烂掉。父亲在院子上空架好灯泡后,我们一家人便围坐在玉米堆前开始拨玉米叶子。

拨着拨着,人就困了,浑身发迷糊,眼皮睁不开,真想上床睡觉。父母在,没说睡觉,谁也不敢上床,否则叫作懒怂货!

这时候,母亲一边劳作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从村里的趣闻讲到传说中的故事,又从传说中的故事讲到民间的传闻,或者讲一讲她看过的秦腔戏剧中的故事。一边拨着玉米皮,一边聆听母亲的轶事趣闻,本当困顿无神的双眼,渐渐又有神了起来,人也不困乏了,现在,只想振作精神听母亲讲故事。父亲是语文老师,故事肯定比母亲的多。他只是在母亲讲完一段故事后,把母亲的故事情节作个补充,或者再加叙一些母亲尚未讲全的故事细节。母亲见父亲开口了,便默默细听,权当休息一下,让口干舍燥的自己作一暂时的休息。

一弯月牙,像一悬空的小船,在星河间游曳,转眼间,月牙西斜,时候不早了。父亲见母亲不讲了,大家哈欠连连,瞌睡虫又来困绕我们了。于是,父亲开讲了,从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讲到三国演义的魏蜀吴争斗,从战争中的金戈铁马讲到和平年间的似水流年……父亲毕竟有水平,说古论今,娓娓道来。讲到精彩处令人激动不已,讲到逗人处,令人捧腹大笑,讲到动人处,令人眼泪直流……我觉得父亲比母亲讲得吸引人,这说明学习文化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就喜欢读书起来,书里有精彩绝伦的人生故事,书里有人生大智慧。

父母亲两人演双簧一样,你方“唱”吧我登场,把大家“哄”得团团转。这样一来,既完成了繁杂的劳动,又让我们弟兄姊妹们心身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悠悠岁月,生活在苦难中的我们,在父母亲浪漫时光中,我们感悟着生活的喜与乐,以苦作乐,乐观进取,锻炼成长。




作者简介

图片

王金桩,又名王金庄。男,高中文化。陕西省大荔县苏村镇人。(地点在今陕西省国家级沙苑景区核心区)自由职业者。乡土情深,文化好人。愿结四处友,同问文曲深。

大美大荔  欢迎来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