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据目录中的证明内容、对象、目的,应该怎么写?

 songsgt 2025-04-11 发布于陕西

一、序言

  在实务中,关于证据目录的编写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较为完整的版本会在证据目录中同时列明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目的;也有部分律师仅列证明内容证明目的;甚至还有极少数律师仅写证明目的。这种多样化的写法可能源于部分从业者对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目的三者之间的概念不够清晰的原因。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六庭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诉讼指引》的要求,证据目录需要整理成册并标注页码,同时列明目录序号,并写明证据名称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目的证据来源。因此,从完整性和规范性的角度出发,建议在证据目录中将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目的全部列明,以确保证据目录的严谨与全面。

  在证据目录中,证明对象、证明内容、证明目的是三个易混淆但需严格区分的核心要素。三者逻辑层层递进,直接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快速理解和证据效力的判断。结合实务规范和裁判要点,具体写法如下

二、 证明内容:提炼证据关键信息

定义:证明内容是对证据材料的摘要,需概括与案件事实直接相关的核心内容。

写法要点:

  • 1、客观陈述:避免主观评价,仅描述证据本身反映的信息。
  • 2、简明扼要:1-2句话提炼关键点,如合同条款、转账记录金额等。
  • 3、标注关联页码:便于法官快速定位(如“见第5页第3条”)。

示例证明内容:《买卖合同》第3条约定被告应于202351日前支付货款50万元(证据页码:第5页)。

三、证明对象:指向待证事实

定义:证明对象是证据需要支持的法律事实或主张,即案件中需要通过证据证明的争议焦点或要件事实。

写法要点:

  • 1、紧扣诉讼请求:围绕起诉状或答辩状中的主张,如“合同效力”“侵权行为成立”等。
  • 2、拆分要件事实: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可拆分为“合同成立”“履行行为”“违约事实”等。
  • 3、避免笼统表述:需具体到行为、时间、主体等细节。
    示例:证明对象:被告未按合同约定于202351日前支付货款。

四、证明目的:链接法律后果

定义:证明目的是证据对案件的法律意义,即该证据如何支持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主张。
写法要点:

  • 1、结合法律要件:例如“证明被告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 2、逻辑递进:从事实到法律后果,如“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被告应支付工资”。
  • 3、避免重复证明对象:需升华到法律效果层面。
    示例:证明目的:被告逾期付款构成违约,原告有权依据《民法典》第577条主张违约责任。

五、三者的逻辑关系与常见误区

  • 1、递进链条:证明内容(证据事实)证明对象(要件事实)证明目的(法律后果)。

  • 2、常见错误:

    • 混淆证明内容与证明目的:如将“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的证明内容写成“证明被告承诺还款”(实为证明目的)。

    • 混淆证明对象和证明目的:证明对象是事实基础,证明目的是价值追求。

六、表格举例

案例类型

证明内容

证明对象

证明目的

合同纠纷

合同付款条款、双方签字

合同效力及违约事实

确认合同效力、违约事实并要求履行合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

交通事故

监控录像、责任认定书

事故责任方及其过错程度

明确责任主体,确定侵权责任,支持赔偿请求

离婚财产分割

银行流水中的工资收入

财产是否为共同财产

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实现财产公平、合理分割

劳动仲裁

工资单、劳动合同约定的工时

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劳动报酬或未依法支付加班费的事实

确认用人单位违法事实,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加班费

医疗事故

病历记录、手术操作时间

医院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确定医疗机构过错,确认侵权责任成立,支持损害赔偿请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