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特务“王曼莉”演员叶琳瑯

 新用户5700Zuz6 2025-04-11 发布于上海

“海外来人了!”这句台词,是许多老电影迷耳熟能详的经典,如今再听,多少带有些许幽默感。这句话由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说出,她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地向上级报告。而镜头一转,方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随即出现,两个特务鬼鬼祟祟的形象跃然而出,引发了《铁道卫士》精彩的剧情。

叶琳琅与印质明的对手戏至今让观众津津乐道,火花四溅。王曼丽,身为火车服务员,穿着列宁装,脚踩小布鞋,表面上勤勤恳恳地工作,背地里却传递着重要的情报。叶琳琅以不施粉黛的朴素展现了角色的深沉与阴冷,被观众誉为“长影最美女特务”。

事实上,在1960年出演《铁道卫士》之前,叶琳琅已经在1956年出演过《虎穴追踪》,也是一名女特务,饰演局长秘书资丽萍。她的形象一直谦逊朴实,直到结局才大大颠覆了观众对女特务的传统认知。

1964年,叶琳琅在《南海的早晨》中又成功出演了海外特务陈官运的妻子,从此牢牢占据了“女特务专业户”的位置。

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中,“反特”题材无疑是最为热门的之一,充满惊心动魄的情节,带有悬疑侦探的味道。而叶琳琅之所以常被选中饰演女特务,除了导演赞赏她“眼神多变”之外,更与她独特的面容特点息息相关——她的中庭略长,颧骨较高,一照镜头时,她的脸颊微微凸出,给人一种冷冽、狠戾的印象。

不过,叶琳琅谦虚地表示,自己将演技的成功归功于“不漂亮”,因为“不论演好人还是坏人,都能放得开”。这一份自信与真诚,让她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个让人难忘的角色。

叶琳琅这个名字本身也颇具韵味。琳琅,原指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事物。冠以叶姓,清脆动听,犹如一阵风,令人过耳不忘。

叶琳琅,原名叶庆皖,1932年1月出生于南京,父母都是中学教师。自小展露文艺才华,高中时便是话剧社的台柱子。1950年,她放弃了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的录取通知,投身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现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新中国首批科班演员,与于洋、李亚林、庞学勤、张圆、印质明等一同学习。

凭借全优成绩,叶琳琅顺利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并在1954年首次登上银幕,参演故事片《土地》,饰演一位农妇。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急需新鲜血液,叶琳琅与同学张辉等人被调入长影,后来两人结为伉俪。

在长影这片星光璀璨的舞台上,初出茅庐的叶琳琅从配角做起。然而她认为,只要把角色演好,不管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都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小角色”也能大有作为。

1956年,叶琳琅在《如此多情》中饰演了拜金女傅萍,性感摩登、朝三暮四,最终不得善终。而《虎穴追踪》则是她名声大噪的关键转折点。她不拘泥于当时女特务常见的脸谱化套路,独创了三大法则:形象去标签化、不施浓妆、不穿旗袍;行为生活化,将织毛衣、择菜等日常动作设计进去,使得潜伏的情节更具真实感;眼神层次化,面对群众时温和,独处时冷酷,接头时则狡黠多变。她的这些创新,使她的特务角色成为反特片的标杆。

1990年代,在拍摄《香魂女》时,围观群众甚至调侃她是“女特务”,她幽默回应:“是我,刚从监狱放出来!”

除了特务角色,叶琳琅的影视生涯同样辉煌。1959年,叶琳琅在《笑逐颜开》中饰演王丽云;在《试航》中饰演小张;在《金玉姬》中饰演刘桂兰。而在1979年的《小字辈》中,她化身为憨厚搞笑的“胖大嫂”,凭借夸张的肢体语言带来笑料。1980年,她在《爱情啊,你姓什么?》中化身市侩“林母”,凭借金句成为全片亮点。1983年,她还在《不该发生的故事》中成功塑造了坚韧的农村妇女。

此外,叶琳琅为《保尔·柯察金》等40余部译制片配音,还主演过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少数的“三栖戏骨”。

叶琳琅的丈夫张辉,同样是备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是电影《董存瑞》中指导员、《冰山上的来客》中二班长的扮演者,并执导过《元帅与士兵》、《不该发生的故事》等电影。2023年,他去世。两人育有两个话剧演员的儿子。

即便在晚年,叶琳琅依然参演了不少影视作品。2008年,她在新版《红楼梦》中饰演了刘姥姥,尽管有些许违和感,但她的演技依旧碾压了许多青年演员。

2011年,叶琳琅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为她辉煌的演艺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祝福这位老艺术家健康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