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让我们“正常点”,阿斯伯格人总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我盯着电脑屏幕,一个家长群里正在讨论孩子的“反常”表现—— 某个男孩在班级聚会上突然站起来说:“这种活动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然后径直离开。群里的父母们开始用各种标签揣测:“现在的小孩都这么自我吗?”“是不是有点反社会啊?” "我为什么要改变?!" "关我什么事?" "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接触过阿斯伯格,大概率听过这些话。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阿斯孩子都有哪些口头禅,同时希望可以引起AS家长们的共鸣,共同摸索更巧妙的干预办法。 ![]() 在普通人的社交剧本里,每个场景都有默认台词:见面要微笑寒暄,聚会要主动搭话,收到礼物要夸张致谢。但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对阿斯伯格而言,真的是相当陌生的存在。 ![]() 在信息过载的社交场景中,普通人能自动过滤掉80%的感官输入,阿斯伯格人士却很难做到,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混乱的。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很多阿斯伯格青少年反而能在网络社区建立深厚友谊。因为文字交流屏蔽了表情、语气这些让他们困惑的变量。 ![]() 「一根筋」特质在阿斯伯格群体中普遍存在。他们不是故意挑衅规则,而是认知功能存在天然的不同。所以阿斯伯格基本上不会是讨好型人格,日常交往中也不太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我懂这些,但我不想做,因为这些没有意义,无聊透顶”——当你要求他们做一些流程性的东西、形式性质的事情(如人际交往中的客套),他们会这样回应。 归纳起来,就是“阿斯伯格”对人的一些情感互动、无具体目的的单纯交流、单纯的聊天交际等等这些都很排斥。那种与众人一唱一和、和谐交际、你来我往式的社交,对于“阿斯伯格”来说也很难做到。 但这也带来某种残酷的现实:当教育体系要求全面发展时,他们被迫在短板领域消耗太多精力。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