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nolta AF50/2.8macro

 择机而行 2025-04-11 发布于重庆

作为AF单反的先驱,minolta在它的鼎盛时期推出过很多相当不错的AF镜头,其中尤以AF定焦镜头最为抢眼。然而,那些年这些牛头并不是普通摄影爱好者可以随便拥有的,它们实在太贵了,而且还不太好买到。

然而,因为各种原因,minolta最终没能像nikoncanon一样站上相机制造业的第一梯队。后期的minolta虽然推出了α7、α9这些高端胶片机,数码时代的konica-minolta也有α7D这样高辨识度的数码单反问世,但最终没能改变konica-minolta将光学仪器部门转交sony接管、将影像事业部交由noritsu接管的惨淡谢幕。说到这,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Minolta成立的1928年,日本国内真正从事照相机生产的企业只有两个,而这两个正好就是konicaminolta……

Sony虽然继承了minolta,但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风格,minolta旧有的种种,在短短的数年内几乎消失殆尽。后来的sony镜头更是傍上了德国carl zeissminolta的遗产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后来,sony越战越勇,竟消灭了minolta A卡口、消灭了单反,一众前朝minolta遗老遗少们一夜间变成了大白菜,大量A口镜头从本已很尴尬的鸡肋价格迅速跌落到电子垃圾价格。

今天这枚Minolta AF50/2.8macro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有些故障,我从海鲜市场以百元出头的价格将它领回家,大卸八块找到问题:双交叉螺旋导轨的导轨螺丝断裂,导致聚焦卡滞(像这种微距镜头,由于需要很长的镜筒移动距离,所以都不会采用多头螺纹方式,而是用双交叉螺旋伸缩方式)。换上替代螺丝后,这枚曾经的牛头复活了。

修好的镜头必须试机,于是我找出老古董minolta α7000,装上近段时间一直在使用的廉价捷克fomapan100盘片开始拍拍拍。拍完胶片,我又找出同样很古老的数码单反sony α230……

这枚最大光圈成像就已经非常好的镜头,确实名不虚传。不论锐度还是色彩都相当出色,一时间,消失多年的m味再次溢出屏幕。


自冲自扫,仅供参考
胶卷:FOMA分装ISO100
冲洗:D76
扫描:minolta DSM
以下是sony α230所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