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一张整纸写了一幅隶书作品,并不夺目,评委为什么要让它入展

 书法古今 2025-04-12 发布于陕西

现在很多人在创作书法作品的时候,大都希望在形式上能获得评委的青睐,也就是要让作品在第一眼上能吸引到评委的目光,于是,很多人便用拼接、染色、作旧的方式对作品的形式感进行一些有效的装修,这一做法在前些年的书法大赛上很是常见。那么,有没有人敢在一张整纸上去创作?而评委又为什么把直接在整纸上创作的作品视为创作能力强、书写水平高?

上面这幅隶书作品,是某次全国书法展上的一幅入展作品,这幅作品是直接在一张整纸上书写,并且它没有任何拼接、染色和作旧,如果从形式上来看,它并没有什么吸睛之处,但评委为什么要让这幅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展?其实,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的创作能力,不经过除了书写水平以外的任何修饰而赢得了评委的认可。那么,这幅作品空间有哪些书写水平?

一是作者的功力扎实,不需要去做修饰。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清楚地看到,这幅隶书作品,不论是字法、笔法、章法等方面,都是有着很强很扎实的书写基础,从古人中来,又展现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整个章法安排,整齐有序,符合传统隶书的主要特点,而其笔法与字法,也都是从传统隶书的基本要求,以中锋行笔为主,字法以方匾为主,这些都是传统隶书的基本做法。

二是灵动之气赋予了隶书的飘逸风格。一般情况下,隶书大都是雄浑的、厚重的,更是沉稳的,但这幅隶书作品在创作时,除了表现雄浑厚重之气外,还使用了灵动笔法,让隶书在沉稳中有了飘逸之气,这是当代书法创作中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许多书法大赛上入展作品的常见做法。而这个灵动之气的来源,则是对汉代诸如《杨淮表》、《石门颂》上要下足功夫才可得到,再将它们的风格与雄浑一路的隶书结合起来,就会形成这类作品。

三是大章法平稳,小章法艺术性更强。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要把章法放在主要位置上来考虑,这幅作品虽然在大章法上没有过多的安排和修饰,只是显得很是平衡,行列排布有序,但如果仔细看,作者却在每个字的字内进行了精心思考,让书法艺术性显得得更为周到。我们注意到,书法要讲究“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这幅作品在字由把这一要求显现得更为强烈,如此一来,作品的矛盾关系同样也能表现到位。

四是笔法到位,以方为主,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隶书要写了雄浑苍劲之感,就要在笔法上做好文章,尤其是要用方笔来体现苍劲之感。而这幅隶书作品正是由于大量使用了方笔,在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笔画上,集中使用方笔,以此让书法作品的苍劲感得以体现,而大量使用这种方笔的方法,则在风格上也会形成个性特点,这或许就是作者个人的艺术性做法。

综上所述,隶书的风格虽然很多,但如果要在书法大赛上赢得评委的认可,要么就是要在形式、章法上做足文章,要么就是要在真功夫上让评委看出来人家的功力还是很强的。当然,功力的好坏,除了字法、笔法以外,也需要由章法、风格来参与。大家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