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直接向薛宝钗表达痛恨之情的,应该是贾探春。 薛宝钗闻得大观园深夜被抄检,第二天就后怕得很,想立刻搬出大观园。探春听说了,不仅不挽留,反而是狠狠推了宝钗一把,把她 “扫地出门”: 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 这言语可是相当重啊。“死住着” 三个字,表达了荣国府之人对薛宝钗的极度厌恶。大家都已经觉得她赖在荣国府太久了,早该搬出去了。 但是薛宝钗就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像晴雯一样,觉得自己横竖都是荣国府的人,为什么要搬离荣国府呢? 探春如此不屑于她,应该是她不知进退不说,还硬掺和着要一起理家,在荣国府的下人们面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探春的决策,全部化为自己的 “智慧”。 在荣国府理家,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她自然激动得有些忘乎所以了。 在林黛玉那里,她的 “强盗行径”,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她想拥有贾宝玉尤甚于理家。没有贾宝玉,她迟早都要滚出荣国府。跟林黛玉争,跟林黛玉斗,是她那么多年的主要心思。即使是一杯茶,她都要跟林黛玉争一争。 话说袭人甚是殷勤,看贾宝玉跟林黛玉叽咕了半天,怕他渴了, 巴巴地倒了两杯茶来。一杯给宝玉,顺带给黛玉一杯。 黛玉因为宝玉不思长进的话语,跑到一边去了。袭人见了很是不高兴,埋怨道: 她往哪里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地倒了两杯来,她又走了。 袭人真是一步都不愿意为黛玉走,宝玉说黛玉不是在你眼前嘛,她才又巴巴地把茶送到黛玉那里去。她或许是看到黛玉和宝钗在一起,不愿意只为黛玉送茶,而冷落薛宝钗。 果不其然,袭人说: 哪位渴了哪位先接了,我再倒去。 这话看似是两个都不得罪,实质上是偏向薛宝钗。因为这本来就是为黛玉倒的茶。袭人心底稍微有点向着林黛玉,就会把茶先给林黛玉,再去为宝钗倒。 这些都是薛宝钗 “教化” 出来的。轮到薛宝钗自己,事情就变得更加露骨了。 薛宝钗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等黛玉开口,直接将那茶抢了过来漱口,还说: 我倒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在她心底,她漱口比人家口渴了更重要。 更可恶的是,她把剩下的直接塞到林黛玉手上。林黛玉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幸亏林黛玉情商高,又很机智,只见她笑道: “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杯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 表面看,这是林黛玉的自我心理宽慰,却是对薛宝钗最大的讽刺。薛宝钗这都想得倒,又怎么想不到这是给黛玉的茶,又怎么想不到自己喝脏的怎么好给人家喝。 大家餐后都这么长时间了,薛宝钗还要漱口?而且在那满是花花草草的户外漱口吐口水也是极不文雅的。 薛宝钗此举属于典型的横刀夺爱。古代茶与婚姻相关,宝玉和黛玉的茶,她要抢来搞上一口,暗喻了很明显的破坏与掠夺的意味。 她趁着林黛玉愿意和她好,越发欺负林黛玉。这样的薛宝钗,又如何不遭人痛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