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来如春梦无痕,去似秋叶无声。 奔波尘世,求而不得者常有,想而未遂者尤多。多的是夜不能寐的纠结,心有千千结;多的是欲罢不能的烦忧,念念不肯休。 然庄子曰:“彼且奚适?适也者,无有也。” 既无所往,亦无所失。若能忘我,忘形,忘念,人生何忧? ![]() 暮色将合,青衫客立于山亭之外。远山如黛,风起云低,林间寂寂,唯有一盏灯火静守。 他拱手问老者:“世事如棋,心念纷飞,一人一心,万象各异。敢问先生,为何人多烦忧?” 老者拈须一笑,望向山下万家灯火:“一灯一室,人见光明;万灯万室,各自幽暗。人之烦忧,不在外境,而在心生妄念。念若无根,风起即乱;心若无主,影动则惊。” 青衫客沉吟:“可否一心不动,妄念不生?” 老者微笑不语,从袖中取出一镜,举于月下。 镜中初清,忽而有影浮动。青衫客惊觉:“为何镜内影乱?” 老者道:“镜本无心,风动则影生。人亦如是,心动则苦起。世间之事,十有八九皆虚幻,然人偏偏念之不休,便生烦恼。” 他顿了顿,又道:“昔有樵者,暮归林中,疑影为兽,奔逃一夜。及天明,乃是枯枝倒影。妄念一起,山石亦成虎;一念不止,步步皆惊。” 青衫客俯首,低声言道:“原来心非天地所困,而是自缚之网。” 老者抬眸:“妄念如浮云,起则蔽日,散则天清。破念不在断万事,只在识一心。” 亭外松风起,竹影斜;客与老者,皆陷静默,似听心中之雨缓缓落下。 山道清寒,露重草香。 老者起身缓行,言语不急:“念既起,若不止,则执。执者,系也;心有所系,便难自由。” 青衫客紧随其后:“世人多追求圆满,岂非自然之情?” 老者颔首:“圆满固美,然不可强求。强圆之物,易裂;太满之杯,易倾。世间万物,本无全璧。” 他指向一旁古树:“此树枯一枝,然花开最艳;彼石缺一角,却镇桥百年。完美并不在于无瑕,而在于自然自成。” 青衫客顿悟:“若强求无缺,实是自缚。” 老者缓缓道来一个旧事:“昔有匠人,雕一玉盏,九成而弃,因盏口微斜。后徒拾之,家用十年,未尝不美。问其为何,曰:'心若不偏,则盏亦不斜。’” 青衫客轻笑:“原来不是器物不正,而是心念偏执。” 老者笑答:“执念如尘,不拂则厚。世事多如落叶,落其时,便是归处。若事事揽怀,事事皆重;若念念放下,步步皆轻。” 风起时,数片残叶飘然而下,恰如心头执念,随风散尽。 夜已深,山亭火渐熄。 青衫客与老者并坐石阶,看天上星河漫布,群峰沉寂如梦。 青衫客忽问:“先生,妄念我已识,执念我能觉,但世人之苦,多在于求而不得,欲而未满。此欲,最难解。” 老者望天良久,语缓如水:“庄子云:吾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若此身尚无所恋,何况虚名利禄?世之所以苦,非不得,而是不知足。” 他拾起一片落叶:“叶生一春,落于一秋,不问风从何处来,归于何方去。人若欲盛,则必苦深;若知止,则自在。” 青衫客道:“但人间多欲,岂非本性?” 老者点头:“是以,智者不争,圣人不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古人慎终如始,唯恐败事。” 老者又道:“有一翁,求宝三十载,终得一珠。然居无日安,寝无夜稳,恐人知、恐珠失,反困其中。其子曰:'父未得珠前,安如常人;得后,反失安宁。珠困人乎?不,是心困之。’” 青衫客静思良久,叹息道:“得失无常,唯心难控。” 老者言止,指向夜空:“星河不问归人意,山川不应俗世求。你看那流星,虽瞬逝无踪,却曾光耀天地。人之欲,不过幻灯一瞬,莫为此执,迷失本真。”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心若乘风,不系于物,则世事无以困之。 妄念易起,执念难除,欲念如潮,皆困一心。 若能知止,能忘,能空,则心无所系,步步皆宽。 愿你我不困于念,不执于求,不乱于情,不惧于空。做一个心如止水之人,行一段清风明月之路。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