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SLAST函数用于计算上一次特定条件成立到当前周期的次数。其基本用法是:BARSLAST(X),其中X是条件表达式,函数返回上一次X条件成立到当前周期的次数。
用法示例 计算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当前的周期数:
T:=BARSLAST(CROSS(MA(C,20),MA(C,60)));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当前的周期数。
查找上一次收盘价大于开盘价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T:=BARSLAST(C>O);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收盘价大于开盘价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查找上一次涨幅超过15%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T:=BARSLAST(C>1.15*REF(C,1));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涨幅超过15%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应用场景 通过REF函数回溯数据:例如,在获取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现在的周期数后,可以使用REF函数回溯到金叉时的收盘价:
A1:=REF(C,T); // 获取金叉时的收盘价
确定区间:在某个区间内寻找满足特定条件的K线。
例如,在MACD指标中,可以结合CROSS函数检测金叉,使用BARSLAST函数获取DEA上穿零轴到现在的周期数,以及使用COUNTIF函数统计DEA上穿零轴后金叉的次数,从而筛选出在MACD零轴之上首次金叉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