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本草拾珠 本草瑶光 2025年04月13日 05:05 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症,又称股骨头骨骺软骨症,或扁平髋,由于髋部强力负重, 中医认为,肾、肝、脾三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关系最密切。 何天祥(1923-2019),蒙古族特呼尔氏第五代传人,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医世家。其家族自清代随军入川,以蒙满汉医学交融的骨科技艺闻名,至第四代传人何仁甫(其父)时,何氏骨科已跻身四川三大骨科流派之列。何天祥自幼随父习武学医,5岁背诵《药性赋》,12岁辨识百草,青年时已深谙《黄帝内经》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典籍。其父何仁甫融合蒙满汉正骨精髓,提出“竹白论”(以竹青竹白喻骨伤内外病机),为何天祥的学术体系奠定基础。 1950年代,何天祥在继承家学基础上,师从岳父、西医专家赵伯钧系统学习解剖学与放射学,成为四川最早实现中西医诊疗结合的骨科医家之一。他提出“司外揣内,形神并重”的诊疗理念,将传统望诊与现代影像学结合,开创骨伤诊疗新模式。在其70余年临床中,研发出许多著名骨科方剂,例如活血养骨汤”,针对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他独创“理气通络正骨法”,以力学原理改良传统手法,治疗复发性骨脱位与软组织损伤,避免手术创伤。 1980年代,何天祥因目睹舞蹈演员频发运动损伤,他创立“中医艺术医学”学科,提出“动静结合”康复理论。其《中国艺术形体损伤诊治学》系统总结舞蹈损伤规律,将传统捏脊术改良为“脊柱调衡法”,配合中药外敷,填补中医艺术运动医学空白。以后他受邀赴美、新、港等地讲学,在洛杉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示范“无痛正骨术”,治愈美国芭蕾舞演员髋关节脱位,获《纽约时报》专题报道。其弟子遍及20余国,推动何氏骨科成为国际骨伤医学的重要分支。 1990年代,何天祥创立四川天祥骨科医院,建立“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他提出“三多原则”(多实践、多思辨、多总结),培养出多位学科领军人物。 2009年,“何天祥传统疗伤手法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毕生著作《何氏治伤经验汇编》《幼科刍言》等被译成英、日文版本,成为哈佛大学东亚医学研究中心教材。 到了晚年,何天祥仍保持“晨起练功、日接诊50例”的节奏,96岁高龄时仍在病榻修订《蒙古正骨医籍考》。2019年11月临终前,他叮嘱弟子“勿忘医者本心”,并立遗嘱丧事从简,遗产悉数捐赠中医药教育基金。其创立的“东方艺术医学”体系,至今指导着全球30余家艺术团体运动损伤防治,被誉为“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的典范”。 何天祥以蒙满汉医学为根,融贯中西,开创骨科诊疗新纪元。从“活血养骨汤”的研发到“艺术医学”的学科构建,他毕生践行“医道无界,仁术济世”的信念,将何氏骨科从地方流派提升为世界级学术体系,其精神与技艺继续在杏林熠熠生辉。 活血养骨汤:当归10克、延胡索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独活15克、白芷10克、 加减: 方解: 以下为何天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医案及方剂。 刘德玉,1953年生。现任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骨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刘德玉在4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诊治了很多疑难骨科疾病。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骨复生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四动、五步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技术”、“补肾益气法预防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四动、五步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技术推广”获得省市各级奖项。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5部,申报专利1项,并参加国家十二五教材编写工作。 生骨方组成:黄芪30克,鹿角胶12克,三七12克,土鳖虫15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牛膝12克,骨碎补15克,生甘草9克。功效:活血、生血、生骨。主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头晕目干者,加菊花、蒲公英各15克。 脾胃不合者,加陈皮15克。 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各15克。方解:黄芪善入脾胃,能补大气,气旺则血畅;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骨碎补主破血补伤折,能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三七活血化瘀定痛;土鳖虫咸能入血,和血通营;丹参活血祛瘀止痛,破宿血,补新血能力极强;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二者为补血常用组方;延胡索为气中血药,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善治肾虚腰痛膝痹;生甘草调和诸药,助参芪补气之功。 诸药配合,共奏补气益精、通经养血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