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多深,本质上就丝牙的强度校核问题。 前面所有文章中,我们关注的都是螺栓杆径部分的强度。其实,丝牙部分的强度也是需要校核的,特别是在做重型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钻孔攻牙深度是否足够的问题时,就需要按照下面的方法去求解、校核。 ![]() 1. 为什么关注螺纹旋合长度?所谓旋合长度,就是指螺栓的螺纹和底板上的螺纹孔之间螺纹咬合的长度(或者是螺母的丝牙咬合长度)。也有叫啮合长度的,总之意思都一样。 ![]() 螺栓连接的受力是通过螺纹丝牙传递的(见下图,看力流)。啮合长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丝牙部分的受力情况。如果啮合长度过短,丝牙可能被剪断或变形,导致脱扣或滑牙。 2. 等强度设计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面,螺栓断裂,特别是因为失效断裂发生的位置和概率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 ![]()
如果在设计的时候,把螺栓连接的各个部分的强度按照相同等级设计,即保证啮合部分的螺纹、未啮合段、螺杆部分的承载能力相等。这就是等强度设计。 对于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情况,如果保持螺母的强度等级和螺栓的强度等级一致,那么配标准螺母的螺栓连接就是等强度设计。比如,选用10.9级的螺栓,配10级的螺母,那么它们的丝牙啮合时,丝牙没有强度风险,无需校核。 3. 临界脱扣力内外螺纹孔配合,丝牙上的受力需要小于临界脱扣力。所谓临界脱扣力,就是丝牙的最大承载能力。 一)、如果啮合长度超过“临界旋合长度” 啮合部分的螺纹承载能力就会超过螺杆部分的能力,螺纹就不再是薄弱环节,也就没了风险。 ![]() 二)、如果旋合深度低于临界值: 螺纹会有失效的风险。一对螺纹副的内、外螺纹上,都有一个临界脱扣力。那么内外螺纹,谁先失效呢? ![]() 1)如果是螺母连接: 当螺母的强度等级不小于螺栓的等级,那么螺母丝牙的强度就没有问题。换言之,如果发生脱扣,是螺栓上的丝牙出现了问题,而不是螺母上的丝牙。 当螺母的强度低于螺栓的等级,那么,螺母上的丝牙先被破坏。 2)如果是攻牙式连接(TTJ): 当被攻牙件的材料强度相对较低时,内螺纹先被剪切破坏; 当被攻牙件的材料强度相对较高时,外螺纹先被剪切破坏,即,螺栓上的丝牙先被破坏; 下面是数学公式: 丝牙之间力学行为主要以剪切为主。其剪切面积为: 内牙: 外牙: 为了判断内、外螺纹谁先失效,引入“强度比Rs'的概念: ![]() 4. 旋合长度求解具体需要多长的丝牙,才能保证不会失效?下面是求解公式。 1)内螺纹(比如,螺母) 公式:(推导过程,请查看VDI2230-1) ![]() (考虑公差,用修正公式,如下:) ![]() 也可用下面的图形,进行估算。(使用M4~M39标准螺纹) ![]() 2)外螺纹(螺栓) RS>=1时,使用下面公式求解最小啮合长度: ![]() 其中,螺栓的剪切强度可根据下表中的剪切强度比求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