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最好的父母,只是,现实永远都没有那么美妙。 很多父母,在他们还没准备好做父母时,就已经有了这个身份。 于是,他们手忙脚乱地养育着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前行。 有的家庭,其乐融融,而有的家庭,则是争吵不断。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父母做错了这两件事。 01 情绪不稳定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新闻,很是感慨。 一个初二的女生,刚刚十四五岁,因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被妈妈责骂,一怒之下,她和妈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呢,她愤而离家出走。 对孩子来说,妈妈给了他们生命,抚育他们长大,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可是,那些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妈妈,则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或许,是因为妈妈们太累了,或许,是因为她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有了困难。 回到家,看到家里一团糟,孩子的作业没做好,她们的怒火就会爆发,将无辜的孩子当作了情绪垃圾桶,不顾一切地对他们大喊大叫。 孩子实在是太小了,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与父母对抗,他们只能被迫地承受来自父母的情绪暴力。 积压在孩子心头的负面情绪不会无故消失,相反,它们会如同烙印一般,刻进了孩子们的灵魂。 他们或者胆小怕事,或者暴起反抗,面对最亲的人,做着最狠的事。 而最令他们感到恐怖的是,等到他们长大后,做了父母,他们会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将这些缺点毫无保留地交给自己的孩子。 他们也变成了孩子眼中情绪不稳定的父母。 这是一种最深的无奈。 02 期望值太高 我的一个同事,前些年和妻子离婚了,他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度日。 他不知道怎么一个人面对年幼的孩子,更无法逃离离婚带来的伤害,于是,他将全部的不满意与不开心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 他拼命地要求孩子,希望她能成为十全十美的人,给他出口气。 小小年纪的孩子就被迫去做那些对她来说高难的数学题,一旦没做对,他上前就是一顿打骂。 他真的是很不甘,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他忘了,女儿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她刚刚失去最爱的妈妈,正是需要父亲用呵护安抚她的内心。 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伤痕,却忽视了他的高期待带给女儿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高期望并不少见。 父母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就将他们未能实现的愿望全部强加到孩子身上,就这样,孩子承接了原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重担,压垮了他们的童年及未来。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现实一些的目标,顺应孩子的特点去养他们。 每个孩子都是闪闪发光的,他们总是会在属于他们的赛道上光芒万丈。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找到那条赛道,然后,拉着孩子的手,坚定地走下去。 有一句话说:家是每个人开始的起点,也是归来的终点。 我们将孩子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上来,就有责任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沐浴着父母的爱,健康成长。 因此,放下内心的焦虑,平和一下心态,给孩子一份松弛和快乐。 这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END- 本文非真实新闻,仅供用户娱乐消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