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周报67》:最近这个美债谣言忽悠了所有人!

 智本社 2025-04-1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数据周报67(2025年4月7日-13日)
1.为什么说美债到期数据存在极高的误导性?
2.2025 年 9.19 万亿美元的偿还额算高吗?
3.为什么2025年美债到期将远超9.19万亿?
4.6月份,会有6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吗?
5.美债还值得投资吗?
6.美债会崩溃吗?
7.中国真实减持美债了吗?

正文
最近,一张 “出口转内销” 的美债到期数据图表在简体中文网广泛流传,配文如下:
大致意思是,2025 年是美国政府国债的偿还高峰,有 9.19 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并且在 6 月份就有 6 万亿到期,这将意味着美债或出现危机。
智本社的社友群中也有多位社友转发讨论,后台咨询这张数据图的真假,数据中心通过本期周报来做一个回应。
简单来说:这张数据图来源为彭博,图中的数据为真,但具有较强的误导性,配文数据半真半假,是一场有预谋迎合简体中文网的谣言。
我们以下会用几组数据来帮助社友们理解,他们是如何欺骗你的?
1.为什么说美债到期数据存在极高的误导性?
原因在于美债的发行结构。我们以 2023 年美国财政部的回收数据为例(上图),一年期以内的短债的总回收占 85%,中长债只占 15%。这种短债占大头的结构,就会导致在任何年份的 1 季度查看美债的到期数据时,当年的待偿还永远是最高的,而且会远高于前一年。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彭博的这张图有较强的误导性,对于不懂债券的社友们来说,乍一看会非常唬人。
2.2025 年 9.19 万亿美元的偿还额算高吗?
人脑对数量级观念的直观理解能力,也就能到万位。无论是十万还是一亿,早就超出了人脑对数量的感知范围。在这个数字达到 9.19 万亿后,会更加失真,这时需要引入对比来确认数字的相对大小。
在理解数据误导性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 一年9.19 万亿美元的偿还数据算高吗?
智本社数据中心本周统计了历年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偿还数据。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2024 年美债的到期偿还为 27.4 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25 年假如只有 9.19 万亿的国债到期,这个数字仅有 2024 年的 1/3。如果 2025 年只有这点美债需要偿还,美国财政部应该会非常开心。原因我们接着谈。
3.为什么2025年美债到期将远超9.2万亿?
比较细心的朋友在看到第一条数据图的时候可能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美国 2023 年总共就 30 多万亿美元的债务,但 2023 年短债 + 中长债一年的偿还总额超过 20 万亿美元,一年偿还 2/3 的债务,是不是数据有问题?这里还是普通人对于债务的理解不足,以及美债短期国债占主导的结构导致。
以 2025 年 1 月发行 1 万亿美元期限为 1 个月的短债为例,到期循环,到 2025 年底,仅这一只债券在 2025 年财政部的统计偿还额就是 12 万亿美元。由此可见,2025 年美债的实际偿还额将远高于彭博图中的 9.19 万亿。
4.6月份,会有6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吗?
在看完年度数据后,我们再来看“在6月份就有6万亿到期”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彭博的原始数据图中只显示了 2025 的年度数据,并未显示月度数据。从美国财政部的历史偿债月度数据(上图)来看,最近几个月保持在 2 万亿美元左右。如果将美国财政部已发行的债务到期数据核算,4-6月的偿债数据就是下面的这张图。

根据现有的国债发行数据,4-6月美国国债到期数据仍然会保持在每月2万亿左右的水平,如果要为6万亿到期做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可能是发表人将4-6月的总和数据,"意外"写成了6月单月。

至此,各位社友应该已经完全理解了这就是利用信息差精心打造出的一场闹剧,利用专业配图加上办真半假的数据信息,迎合大众的心理偏好来实现传播。
您的行为就是您所想象的世界,也欢迎大家给本篇文章点赞、转发到之前有发过这类谣言的群中。
最后,提醒大家,在流量时代,虽然人人都看上去像财经专家,但具有专业能力、原创数据分析的寥寥无几。
与《数据周报59期》智本社辟谣“80后并不比90后死亡率更高”一样,经济及金融的问题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加复杂,抛开感性、实事求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回到正题,美债值得投资吗,如何购买美债?中国真实减持美债了吗?美债会崩溃吗?美债都是谁在持有?为什么主权国家要持有美债?
下文我们将会以数据的形式来回答上述的问题。
5.美债还值得投资吗?
最近一周,美债连续大跌。很多(自)媒体又开始了每隔几年一次的集中性的美债崩溃论叙事,如上文中辟谣的“2025 年是美国政府国债的偿还高峰,有 9.19 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并且在 6 月份就有 6 万亿到期”“日本大规模抛售美债”等等。
截至到上周末,美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涨至4.5%水平(美债下跌=收益上涨),同期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仅有1.65%。
那么,这4.5%的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最差的一种结果是:此刻购入(不杠杆)美国10年期国债,并且再不进行操作,便能稳稳锁定未来十年、每年4.5%收益(同期拍卖票息)。
比较一般的的结果是:此刻购入美国10年期国债,但是美联储未来长期维持高利率,除了每年4.5%的票息收益外,随时可以出售但获利不多。
比较好的结果是:此时购入,未来美联储降息(大概率)推动债券价格上涨,除了每年4.5%的票息收益外,还能出售获得溢价收益。
注意:国内的美债基金与美债ETF整体来说都不推荐,现券交易较为复杂,不推荐非专业投资者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