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夜 环境史探幽系列 | 02 ![]()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路线图 中国人在南极探险史中树立的里程碑 文 / NELLIE 我对南极向往的种子是在小时候埋下的。现在还记得一位小学同学送的小小窄窄的贺年卡片,背景是蓝色的大海,一个背包的年轻人向黑色的海滩上慵懒抬头的海豹打招呼。没想到,在2020年真的入选了一个以南极为终点的全球女性科学家领导力提升项目,几番周折,终于在2023年底踏上了南极半岛的土地。19天的南极之旅,与来自19个国家的88位优秀女性同行,被她们美好的人生故事激励;南极的皑皑冰原,炫目冰山,置身其间体味寂静之美;遇见企鹅、海豹、鲸鱼、海鸟,它们蓬勃的生命力激动人心。 ![]() 在去年年底举办的一场南极行分享会上,结识了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金蓉,她是《大穿越——秦大河南极科考行记》音频书的朗读者,通过她的介绍才知道,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界的老前辈,国家气象局的老局长秦大河院士,曾经在30多年前完成了徒步穿越南极的壮举。此举不仅史无前例,也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将与这次穿越相关的日记资料分为准备、穿越、成功三个部分。除了序和附录,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完全是凭当时的日记来还原整个过程。说起来秦大河还是替补出场得到这个机会的。缘起于1988年5月19日,当时他还在南极长城站的科考队,接到北京来的电话说南极办在物色一名人员参加1989年8月15日开始的六国联合科考队穿越南极的大考察工作,他当即表示感兴趣。第二天就给南极办发了电报,申请参加考察活动。1988年12月12日,被通知报“尺寸”,尽快回传国内。这算是明确了他参加国际考察队的事儿。接下来的两天,为此次穿越运送补给的飞机和物资就到长城站附近的机场了,他得知了将与他同行的队友的信息:美国人维尔,法国人让路易,苏联人维克多,日本人舟津圭三和英国人杰夫。 ![]() 想想你徒步走过的最长距离是多少?穿越队220天总计走了5896公里。想想你经历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穿越队记录的最低气温是在1990年1月29日,晨6点,-49度。想想你遇到的最大的风有多大?穿越队在1989年9月23-27日遭遇的连续暴风雪天气中,遭遇最大风速达165公里/小时。本书就是在这样极端寒冷的天气下,在每天行走和科考工作的空余时间,作者在两个朴素的蓝皮日记本上一字一句写下的珍贵史料。他们一行六人和30多只雪橇犬在穿越过程中经历了十多次暴风雪。从冬天出发,走过了春天,走到了夏天,用脚丈量了最长的穿越南极的路线——5896公里。纵然文字记载的很清楚,你也无法感知那冰天雪地的寒冷,扭伤、冻伤带来的疼痛,担心不能按时走到下一个补给点的恐惧。 ![]() 本书的所有文字都是日记形式,因此每天记录的篇幅都不长,但是却呈现了不少生动的细节。虽然只是25年前的事儿,但也很有历史感了。这次考察是一项非官方的活动,彼时几个国家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尤其从考察的筹备期到真正成行期间,国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段历史当时怎么看,在25年后出版的书中又是如何呈现,出乎意料的实事求是,没有任何春秋笔法。还有一件趣事发生在在穿越的后期,经过南极点时考察队需要补充汽油,苏联飞机计划在南极点空投汽油,而南极点是美国人的科考站,他们不愿意苏联飞机在其站点上空投物资,于是美国人决定可以让考察队用美国人的汽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地局一直拒绝与这个非官方的考察队合作,但是苏、中两国都是政府派人参加的。当考察队要抵达南极点时,该局还指示在站的美国人不准单独与国际穿越队队员讲话,否则将失去工作。但苏联政府与该局的上级机构沟通,因为队里有个苏联人,极点欢迎穿越队一行,且为官方欢迎。因此秦大河还悄悄思忖是否会进行一场无声的官方欢迎? ![]() 穿越队在抵达南极点发表了宣言:“在按最长路线穿越南极的日子里,今天我们站在了南极点。在整个世界汇集为一点的地方,我要告诉诸位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一块生活,一块工作,哪怕是在则会最困难的环境里。让1990 年国际穿越南极考察队这种和平、合作、友谊和藐视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 ![]() 本次历时220天的大穿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徒步穿越南极尝试,在结束旅程后,穿越队一行取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和祝福,考察队成员先后受到法国总统、美国总统、日本首相、苏联首脑和中国国家主席的接见。秦大河在近6000公里的途中,采集了800多个雪样,受到南极科学界的广泛赞誉。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够完成如此艰苦的徒步穿越,并在号称“不可接近地区”取得珍贵的雪样,为南极研究获取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也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树立了一座耀眼的里程碑。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关于南极的著作中,本书是响当当的第一名著。感谢作者秦大河,用脚丈量,用笔书写,用一名科学家的热血铸就这段令中国人骄傲的传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