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芳苑诗评”旨在通过点评嘉宾的分析解说,引领诗友发现每期合辑的珠玑精华,力争给读者以引导启发,给作者以鼓励鞭策。 诗无达诂,文无达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评作品,均隐去作者姓名,由嘉宾自选而评。点评意见亦为嘉宾一家之言。被评当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赞同自可抚掌击节,会心一笑;异议大可兼容并蓄,姑置勿论;点瑕还须虚怀若谷,以为借鉴。 愿“芳苑诗评”,评者尽心,作者舒心,读者欢心! ![]() 芳苑诗评(50)嘉宾点评 《满庭芳苑》(702期)部分作品 (注:所有被评作品,在点评前 均被隐去作者姓名,以避友情点评) 本期点评嘉宾 宋善岭 赵清甫 雷经升 郭培友 王靖 郭占奇 何其三(安徽) 谒虞姬墓 浓春来到霸王城,怕扰虞姬步放轻。 籍贯皖南先自报,知卿怕听楚人声。 赵清甫点评:以赋法入诗。直写到墓前,既未写景,亦未抒情,而以脚步轻带过。因何怕扰?始终未写。转而说自己乃安徽人,绝无楚声。想虞姬为何怕楚声?亦未作答,作者之意皆留给读者去想。此诗之佳处不必言也。 雷经升点评:霸王别姬的故事早已尽人皆知,在文学艺术中留下了悲壮而凄婉的一幕。小诗平白如话,转结句却以精巧构思取胜。取“四面楚歌”之典故,诗人自报来自皖南,就是不想让虞姬再闻楚声而担惊受怕。与一般的怀古诗不同,诗人并未通过凭吊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幽思,然而我们还是能从只言片语中体会到对红颜薄命的惋惜和对忠贞之情的共鸣。 郭培友点评:从虞姬自刎的史实,反推其灵魂可能畏惧楚声。刻意放轻脚步,仿佛虞姬仍能感知外界声响。自报家门,非楚地出身,避免触动虞姬对楚汉争霸的创伤记忆。构思巧,立意妙,角度新。 王贞友(四川) 清明上坟 坟前重又叫声妈,一刹泪流随雨斜。 梨树也因情感动,替人竟放万千花。 赵清甫点评:小绝以哭声入手,情感真挚。让人想起《随园诗话》所写《哭母》一词:“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闻者皆欲于同哭,天亦同悲。结尾梨树居然为之开满白花而悼之。想法不俗也。 郭培友点评:以情开路,以情动人,首句即瞬间唤醒读者对亲情的共鸣。拟人化手法,梨树“因情感动”,甚至“替人竟放万千花”,或寄哀思,或暗含“逝者已矣,生者如花”的哲思。此作尚有可提升空间,“重又”二字似嫌多余,如改成“叫声妈”时的情态描写就更好了,诗的密度也就增大些。 郭占奇点评:诗意不错,但是表达不甚理想。试改如下,仅供参考:“坟前跪下叫声妈,一刹泪流随雨斜。梨树同悲亦垂首,替人飘落万千花。”在祭祖的特殊日子,感觉梨树开花不如改成落花。这里边的含义只能仔细体会。 梁孝平(山东) 小住版纳悦景庄书怀 小墅清幽据地偏,闹中取静自安然。 门无客至惟风月,案有书存只圣贤。 火树烧红山与水,芭蕉染绿雨和烟。 一方胜境馀丰韵,随意拈来字字圆。 宋善岭点评:前三联皆好,尤其中二联既丰富又灵动,情真景美,堪称佳构。惜尾联落入熟套。 雷经升点评:从诗题大概可知,这是诗人在西双版纳旅游度假住过的一处地方,能够让其赋诗一首,可见景色之不一般。首联着重写景之幽静,颔联则进一步写心之“安然”,与风月作伴,同圣贤对话,自有一番“地远心自偏”的意味。颈联对住处周围的景色进行了描写,“烧红”“染绿”让山水和雨烟充满了明艳而灵动的色彩。在这样清静而又明丽的地方,诗人自然是诗兴大发,信手拈来。全诗格律精工,中二联尤佳。 王继权(北京) 清明上坟告诉先人 每自清明慰故亲,孩儿现是福中人。 焚香欲唤亡魂醒,咱这山村已脱贫。 宋善岭点评:满满正能量,惜二四句意近。 郭培友点评:每逢清明,其诗铺天盖地,多写传统祭扫,思亲之情。此首在阴阳对话中植入了家国情怀,二、四句家庭口语入诗,契合亲人对话的习惯,具有合理性,“脱贫”新词汇入诗,这些都是其新奇之处。 ![]() 郭培友(山东) 僧曰 排队捐香火,斥资不敢寡。 正愁没带钱,僧曰可扫码。 赵清甫点评:诗之用,美刺也。小诗讽刺颇佳。进寺上香,许愿敬佛,捐香火钱,自古有之。如今世人、僧道俱多染铜臭气,善男信女亦将捐款视为投资。寺院已为聚财之所。“斥资”一词嘲讽甚巨,僧俗尽是谋财之辈,嘴脸甚丑。“不敢寡”或暗示寺院势力之大也。第三句与上句相抵触,甚至不甚合理。“可扫码”可见出家人于钱财方面亦与时俱进。品味此诗嘲讽对像之口气似不太明瞭。 郭占奇点评:有人曾写诗云:千行百业不如僧,信矣哉。佛门与时俱进,不知空在何处?此诗亦善讽之作也。 宋彩霞(山东) 咏墙头草 摇摇不定立墙东,左右逢缘南北风。 别怪此身无骨相,从来曲直不由衷。 郭培友点评:借墙头草喻人的诗常见,多是揭示某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世相。本诗“反弹琶”,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单向性、习惯性与逻辑性。写作中,利用这种思维,可使立意不俗,文章常新。“曲直不由衷”即道出了人性被迫扭曲的生存状况。融咏物诗、寓言、哲理于一诗,乃古典讽喻诗的现代传承。 王靖点评:由墙头草的形到神,很是形象,并为后文的议论埋好伏笔。左右逢源(缘)不知是笔误,还是有意为之。“别怪无骨相”有深意,与结句的“曲直不由衷”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不知每个人背后的辛酸和苦难,所以不要妄加指责。小诗富有哲理性,引人深思。 张明新(山东) 柳芽 草未苏醒野未花,金尖扎破玉条斜。 游人莫哂生来嫩,啃尽残冬是此芽。 郭培友点评:炼字是诗词创作的重要技能之一,其精妙之处在于通过字词的反复推敲与淬炼,在方寸之间完成或意象的提纯、或意境的升华,或与情感的共振。本诗中“啃”字,显示了诗人以一字之力撬动全诗意境的功力。“啃”,赋予了柳芽以生命力,同时也增强了动词的力度感和持续性,强化了对抗寒冬的意象。 王靖点评:好诗贵在以不尽之意为意则意深,本诗亦然,尤其结句,耐品。 郭通海(北京) 感慨中国太空站建成 华夏千秋逐梦酬,苍穹驿站任遨游。 何人巧设无形索,吊起悬空一座楼。 郭培友点评:突破了传统“航天颂诗”的窠臼,避免口号化,不堆砌“辉煌”“伟大”等词,而是通过意象转换,将科学壮举转化为诗意意象。后两句在想象力和艺术表达上别出心裁。 王靖点评:这类题材最容易写成口号,而诗人另辟蹊径,以无形化有形,问而不答,而答案自在其间。可见深谙绝句之法。 陈代南(湖北) 见母亲遗物绣花鞋垫 牵红引绿绘芬芳,翠蔓藤缠爱意长。 一捧斑斓闻不尽,丝丝犹有母温香。 宋善岭点评:首联体物入微,尾联言情不尽。 沈永选(江苏) 品赏油菜花 村田无处不金黄,舒卷空中云也香。 恍觉今天心是蝶,翩跹花海吮春光。 宋善岭点评:妙在心是蝶之比,为吮春光之奇巧而有了凭据。 何其三(安徽) 泗县观古运河通济渠 垂杨堤上舞婆娑,春景堪看事可哦。 旧叶年年孕新叶,去波日日让来波。 宋善岭点评:尾联化用唐·刘禹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而见作者观古运河之哲思。 蒋继辉(江苏) 看AI水滴人表演得句 又似人来又似仙,镜头无个不新鲜。 何时水滴换成我,也上屏前乐一翻。 宋善岭点评:起承写观,转合写感,浑然天成,全篇口语,更见诙谐。 ![]() 张明新(山东) 赏桃花 红灼双眸香染袍,春林醉处日轮高。 痴心欲买一枝去,寄到萱堂结寿桃。 宋善岭点评:巧而不拙,此情不疑。 滕绍英(北京) 游园偶得 老柳逢春颜色新,满湖碧水漾黄昏。 忽然一阵杏花雨,飘入乡愁万里心。 赵清甫点评:起句写所游之园景色新丽,三句一转而起乡愁。铺垫转结俱佳。可探讨处在“飘入”一词。所谓漂入似为先有乡愁在诗外等候,再有杏花雨,次序似有不妥。题目“偶得”愚谓所得者非“杏花雨”应“乡愁”也。先“忽然落杏花雨”才生出乡愁。将“飘入”改为“激起”似好一点,“雨”与“愁”之先后顺序便对了。诗挺好,微瑕也。况乃个人之见,然否亦未可知。 昝福祥(北京) 祝贺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四十周年 礼敬前贤一响锣,文心逸韵唱新歌。 今观翰墨林中景,璀璨馆藏珍宝多。 互鉴融通耘智慧,千秋大梦见巍峨。 赋能时代波涛涌,致远扬帆星闪河。 赵清甫点评:此诗造语流利,意思明瞭,大体不错。诗之题目是诗之一部分,也要像做诗一样,惜字如金,并须涵盖全诗。此诗祝贺建馆四十周年,诗中未写。中两联对仗似还能再工稳些。 宋善岭(江苏) 宿州雅集T241火车上作 晴光映座了无尘,细品新茶更入神。 车慢谁知风味足,一人长守一窗春。 雷经升点评:诗题点出T字头火车显然是有用意的,在高铁时代,这种火车的速度比较慢,诗人可能也并不常坐,所以才别有一番感受。沐着晴光,细品新茶,看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春色,这样的慢生活确是“风味足”。小诗语浅意深,结句韵味悠长。由此作更深一层想,在快节奏的当下,有多少人能够慢下来、停下来,在山水之间抑或斗室之中让自己的心境得以安宁? 高驰(青海) 河湟春行 着意东风正发春,芳菲四月总宜人。 经年柳绿才随地,隔岁桃红又出尘。 碧水但逢云影薄,青山还趁曙光新。 登高不觉倦身老,折叠烦愁何率真。 雷经升点评:首联“着意”一词写出了东风的用心用情,中二联具体描绘“芳菲四月”的景象,桃红柳绿,碧水青山,寻常的春色因为精于遣词而鲜活明快,尤其颈联更是值得玩味。尾联切题,道出了春行的感受,那就是收拾起烦恼忧愁,在美好的春色里率真而行。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自然晓畅。 金嗣水(上海) 寄友人 品茗萧然气渐匀,郊原处处已深春。 风摇树影疑来客,雨湿花香忆故人。 静觉年华难自省,久谙世事不当真。 桥亭极目斜阳外,一鹤冲霄天际邻。 雷经升点评:诗人居于郊外,品茗赏春,气定神闲,此处“萧然”当作悠闲解。颔联既是写景,更是抒情,堪称佳句。看摇曳的树影疑是有客前来,在潮湿的花香里不禁忆起故人,这样的景象也许只有历经沧桑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吧?颈联“难自省”“不当真”既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也是对友人的寄语。尾联化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更进一步写出了淡看人生的豁达和激越向上的诗情。 ![]() 蔡大营(北京) 清明睹老岳母在医院“想家”遗墨伤怀 脑梗伤喉诉语难,歪歪颤笔念家山。 今番婿对残笺立,点划如刀割泪潸。 郭培友点评:面对“诉语难”“颤笔”的困境仍书写的“想家”遗墨,诗人再览,伤怀之情尽显。女婿之所以伤怀,一二句铺垫到位,转结也就水到渠成。本诗另一特点就是借助题目,使诗的密度增大了不少。 王靖(吉林) 咏桃花 园中香砌满,客步几徘徊。 柳眼迷娇色,蜂群慕美胚。 情从三月筑,梦向一枝开。 谁道风流种,只同春往来。 郭培友点评:通篇“无桃花而处处桃花”。通过环境烘托、侧面映衬与拟人化隐喻,将桃花的色、香、韵渗透于字里行间,颔联实,颈联虚,虚实结合过渡好,尾联语句新奇出彩。 王志伟(山东) 清明 野径行人络绎过,提篮不语向南坡。 清明何必纷纷雨,心上清明雨已多。 郭培友点评:前景后情,前实后虚,情景虚实结合不露痕迹。末句“心上清明雨已多”新颖,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以“雨”的绵密不绝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王秀敏(山东) 春分 桃花几朵掩柴门,开始耕耘春半分。 惟愿同源天下乐,当思忧患不平均。 郭培友点评:春分节气诗很常见,大多写昼夜均分、农事活动、田园风光等,此首的新颖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春分诗对自然物候的单一描摹,使春分从自然平分昼夜,升华为对社会公平、人生公平的丈量标尺。 赵宝海(黑龙江) 假桃花 边徼春寒草未芽,楼中塑料竞芳华。 观看常添几丝暖,明知那是假桃花。 王靖点评:本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篇明白如话。却令诗意在矛盾中得以升华。尤其结句,发人深省。 赵顺全(北京) 春望 心田自种一枝春,吹到京华分外珍。 梨雪纷飞金瓦畔,玉兰香透老墙身。 王靖点评:本诗虚实相生,从视觉到嗅觉。金瓦畔/老墙身彰显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梨雪/玉兰又为诗意增添一抹明媚。整首诗将心田与自然之春完美融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蕴藉。 盛万才(吉林) 咏柳 柳披长发沐春风,波影烟姿别有情。 最爱游人来共赏,聆听不绝快门声。 王靖点评:小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一幅春之画卷,聆听快门声,有生活。个人觉得后二句与题似有疏离。题目用“游春”似乎更贴切些,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张明新(山东) 蝴蝶 星星花未火,庄梦已逡巡。 彩翼频频舞,煽红一个春。 郭占奇点评:想象新奇,化典无痕。佳作。唯首句稍微费解。 韩秀松(河北) 清明 清明未见雨霏霏,杜宇犹闻响四维。 绿水无风纹也皱,青山有瀑泪长垂。 如真如幻儿时梦,忽落忽升火上灰。 漫想身前身后事,远天滚动数声雷。 郭占奇点评:总的来说,这首诗挺好。颔联佳妙。如真如幻儿时梦。在清明祭祖时,那情景可以如真如幻,但是为什么那一定就是儿时梦呢?是不是稍窄了一些。当然,如果作者特意强调则自当别论。 宋善岭,国企退休,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徐州市诗词协会会长。著有《微风集》。 ![]() 赵清甫,1952年生,号二憩斋主。满族,祖姓爱新觉罗,世居北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四届理事。北京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北京诗苑》副主编,著有《燕京诗韵·赵清甫卷》。 ![]() 雷经升,安徽巢湖人,现居合肥。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并入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流年一寸心》。 ![]() 郭培友,山东泰安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泰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泰安诗词“五老”之一,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书画家协会顾问,澳门硬笔书法家协会顾问,泰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郭氏文学》主编。诗论曾获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的赞赏与推介。论文入选《第3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华诗词》杂志、公众号、网站。创办《中国文苑》《中国文苑海内外书画专刊》《泰山论坛》“中国文苑诗词学院”等【六刊一院】。出版《郭培友语句录》一书,另著有《郭培友诗歌创作谈》《诗词三十六法浅析》。 ![]() 王靖,笔名子瑜。70后。现任公主岭市老年大学诗词班和国学班教师。中华诗词学会、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公主岭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在全国诗赛中偶有获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等多家刊物及网络平台。 ![]() 郭占奇,河北省曲阳县南留营村人,1949年农历2月生人。大专文化。热爱传统诗词及书法近60年。在正规的全国诗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及精品奖多次。作品集《芝兰集》(上册《寓庐诗话》下册《天高茶对月》计63万余字)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 ![]()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 《满庭芳苑》编辑部成员 主 编 蔡大营(若水人生) 编 委 马惠珍 卢贤德 乔长柱 李为民 秦晓舟 高庆森 符文彬 蔡大营 本期组稿 蔡大营 个人专辑链接 【军旅诗评】往期精彩回顾: 【诗剑长吟】往期精彩回顾: |
|